[发明专利]一种双灯板车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2328.2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7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殿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江沅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10 | 分类号: | F21S41/10;F21S43/10;F21S45/50;F21S45/43;F21S45/47;F21V17/12;F21W102/13;F21W103/10;F21W107/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灯板车灯,本发明包括车灯主体,车灯主体的一侧安装有透镜,透镜靠近车灯主体一侧的周侧面套接有防水圈,且防水圈的材质为乙丙橡胶,车灯主体的一侧且位于透镜的外侧安装有铝圈,车灯主体的内部从右侧到左侧依次安装有前发光灯板灯板、铝片和后发光灯板,车灯主体的另一侧安装有散热罩,散热罩另一侧的内部固定有散热风扇。本发明通过前发光灯板与后发光灯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能够方便提示其他车辆使用装置的摩托车的距离长度和宽度,双灯板车灯的警示效果和使用效果好,使得摩托车能够有效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安全性能更高,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效果好,制作成本低,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摩托车车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灯板车灯。
背景技术
摩托车车灯作为车辆夜间行驶的安全保障,其作用十分重要,摩托车种类很多,车型款式更多,每种不同的车所配的车灯也大不一样,但是现有摩托车车头两侧使用的车灯往往只能够往前方照明,在夜晚或者其它黑暗的路况,后方车辆只能够看到尾灯,无法根据车头两侧的车灯和车尾的尾灯判断摩托车的长度和宽度,使得车灯的使用效果不够理想,且当尾灯的灯光被后方的车辆遮挡时,其它后方的来车将会无法看到尾灯的灯光,进而产生一定的视野盲区,因此容易发生一些意外事故,使得车灯的警示效果不太理想,安全性能不太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灯板车灯,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无法根据车头两侧的车灯和车尾的尾灯判断摩托车的长度和宽度,使得车灯的使用效果不够理想,且当尾灯的灯光被后方的车辆遮挡时,其它后方的来车将会无法看到尾灯的灯光,进而产生一定的视野盲区,因此容易发生一些意外事故,使得车灯的警示效果不太理想,安全性能不太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双灯板车灯,包括车灯主体,所述车灯主体的一侧安装有透镜,所述车灯主体的一侧且位于透镜的外侧安装有铝圈,所述车灯主体的内部从右侧到左侧依次安装有前发光灯板灯板、铝片和后发光灯板,所述车灯主体的另一侧安装有散热罩,所述散热罩另一侧的内部固定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罩的另一侧固定有风扇罩。
进一步地,所述透镜靠近车灯主体一侧的周侧面套接有防水圈,且所述防水圈的材质为乙丙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罩与散热风扇之间、散热罩与风扇罩之间均通过螺钉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车灯主体、铝圈和散热罩的内部均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车灯主体和铝圈之间、车灯主体和散热罩之间均通过连接螺栓贯穿内螺纹孔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罩和风扇罩的材质均为透光亚克力。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前发光灯板与后发光灯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能够方便提示其他车辆使用装置的摩托车的距离长度和宽度,双灯板车灯的警示效果和使用效果好,使得摩托车能够有效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安全性能更高,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效果好,制作成本低,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的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整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车灯主体;2、透镜;3、防水圈;4、铝圈;5、连接螺栓;6、前发光灯板;7、铝片;8、后发光灯板;9、散热罩;10、散热风扇;11、风扇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江沅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江沅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23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