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一氧化碳的打开型荧光探针的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52372.3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8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艳;夏雨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03/10 | 分类号: | C07D403/10;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5 湖南省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一氧化碳 打开 荧光 探针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检测一氧化碳(CO)的打开型荧光探针的制备和应用,该荧光探针的结构式为:本发明提供了以2‑氨基‑5‑氯苯甲酰胺、4‑羟基间苯二甲醛、3‑乙基‑1,1,2‑三甲基‑1H‑苯并[e]吲哚‑3‑鎓、烯丙基氯甲酸酯等为原料合成该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我们认为该荧光探针有着良好的光谱响应性能。该探针的检测范围较宽,检测限也较低,从而说明该探针可以高灵敏的检测CO;该探针对于CO的选择性好,且其与CO反应时并不受其他活性物质的影响如活性氧、活性氮、活性硫以及生物硫醇等;且该探针响应时间在120s以内,其与CO反应较为迅速;该荧光探针能监控细胞内CO含量的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探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一氧化碳的打开型荧光探针的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一氧化碳(CO)对于人类和动物具有高毒性和致命性。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CO可以通过血红素和血红素加氧酶的相互作用不断产生,因此它在我们体内可作为一个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L. Wu,R.Wang,Pharmacol.Rev.,2005,57,585-630)。由于要维持其正常的生物学功能,例如抗炎,降低血压等等,因此人们认为在生理环境中一氧化碳的生理浓度需要被严格调控(E.Bathoorn,D.-J.Slebos,D. Postma,G.Koeter,A.Oosterhout,M.Toorn,H.Boezen,H.Kerstjens,Eur.Respir.J.,2007,30,1131-1137;R.Motterlini,L.E.Otterbein,Nat.Rev.Drug Discov.,2010,9,728-743)。一氧化碳的异常水平浓度与某些严重疾病息息相关,如高血压,阿尔茨海默氏病,氧化应激和心力衰竭等。(F.Wattel,R.Favory,S.Lancel,R. Neviere,D.Mathieu,Bull.Acad.Natl.Med.,2006,190,1961-1975;D.Premkumar,M.Smith,P.Richey,R. Petersen,R.Castellani,R.Kutty,J.Neurochem.,1995,65,1399-1402;R.Schroeder,C.Ewing,J.Sitzmann,P. Kuo,Dig.Dis.Sci.,2000,45,2405-2410;I.Lee,S.Luo,C.Lee,S.Wang,C.Lin,C.Chang,Am.J.Pathol.,2009, 175,519-532;V.Raju,N.Imai,C.Liang,J.Mol.Cell.Cardiol.,1999,31,1581-1589)。因此,我们认为,CO 的检测对于CO的生物学功能在生物系统中的研究是相当重要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23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脉管治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锚梁立体涂装工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