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芯片以及具有该芯片的墨盒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2851.5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2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赵升魁;林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益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H01L23/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 以及 具有 墨盒 | ||
本发明涉及芯片以及具有该芯片的墨盒,芯片用于与包括上表面、下表面以及位于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顶部的触针接触,芯片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基板上的端子,当芯片沿安装方向被安装后,端子与触针的下表面接触,使得触针向端子施加与安装方向同向的迫推力,因而,当安装有该芯片的墨盒可稳定的与喷墨打印机结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喷墨打印机中的墨盒以及安装在墨盒上的芯片,所述芯片用于与喷墨打印机建立通信连接。
背景技术
现有的,墨盒在被安装至喷墨打印机后,为实现墨盒与喷墨打印机建立通信连接,墨盒中安装有存储墨盒内墨水量、墨水颜色等信息的芯片,该芯片与喷墨打印机电连接进而建立通信连接。
如图1所示,墨盒10可沿安装方向A被安装,包括盒体11、位于盒体11上的出墨口12、把手13和芯片20,沿安装方向A,出墨口12位于盒体11的下游,当墨盒被安装时,出墨口12与喷墨打印机中的吸墨针结合,同时,用于密封出墨口12的弹性件被吸墨针顶开,弹性件发生弹性变形,该弹性变形力有将墨盒向远离吸墨针的方向迫推的趋势;把手13设置在盒体10的侧壁上,并从盒体10向外突出,其中设置有用于与喷墨打印机结合的卡位13a,因为,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变形力被卡位13a抵消,墨盒10得以稳定的被安装。
如图2A和图2B所示,现有的喷墨打印机中用于与芯片电连接的连接件30包括连接体30a以及设置在连接体上的第一排触针31和第二排触针32,每排触针由多个独立的触针组成,其中,第一排触针31由间隔布置的第一触针31a、第二触针31b、第三触针31c和第四触针32d组成,第二排触针32由间隔布置的第五触针32a、第六触针32b、第七触针32c、第八触针32d和第九触针32e组成,上述各个触针交错布置,且第五触针32a和第九触针32e分别位于两个末端。
每个触针大致呈三角形,且可沿图2A中B1B2所示方向相对于连接体30a缩回和伸出。以第三触针31c为例,触针31c包括上表面31c1、下表面31c3以及位于上表面31c1和下表面31c3之间的顶部31c2,当墨盒被安装至喷墨打印机时,触针顶部31c2与墨盒中的芯片端子接触而建立通信连接。
随着喷墨打印机小型化的需求不断提升,连接件30的尺寸以及各个触针的尺寸也越来越小,相应的,墨盒中的芯片用于与触针电接触的端子也越来越小,因而,芯片的制造精度也越来越高。
为此,已有如中国专利CN201510930940.5、CN201620837116.5以及中国专利申请CN201711397088.5中记载利用触针上表面31c1与芯片端子接触而建立电连接的方案,如中国专利CN201510930940.5的图2-图14、中国专利CN201620837116.5的图2-图7以及中国专利申请CN201711397088.5的图8和图11所示,沿安装方向P,部分端子的下游镂空,在墨盒沿安装方向P向喷墨打印机中安装的过程中,下游未镂空的端子挤压对应的触针沿本发明附图2A中B1所示方向缩回,直至触针顶部31c3与端子接触,如中国专利CN201510930940.5的图21所示,下游镂空的端子与触针的上表面321a接触;总体而言,上述已有的方案是通过增大端子的接触面积而降低芯片的制造精度。
现有墨盒中的把手13从盒体10向外突出形成,墨盒10在运输或安装拆卸过程中存在折断的风险,常用的做法是取消把手13,然而,对于采用了上述方案的墨盒来说,如图2所示,由于触针具有向着B2所示方向运动的趋势,如果采用触针的上表面31c1与芯片端子接触,则芯片20连同墨盒10将一起承受来自触针上表面31c1施加的与安装方向A相反的迫推力,该迫推力使得墨盒10的出墨口12具有与吸墨针脱离的趋势,再加上出墨口弹性件的弹性变形力,墨盒10将不能与喷墨打印机稳定的结合。
发明内容
对于取消了把手的墨盒,本发明通过重新设计芯片,使得芯片与触针的下表面接触,利用触针沿B2所示方向伸出时产生的迫推力沿墨盒安装方向压迫芯片,进而使得墨盒与喷墨打印机稳定的结合,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益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益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28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温瓶式B1级轻型防火电缆
- 下一篇:一种多束光纤聚光导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