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烷氧醚树枝化超支化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53300.0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2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刘婷;张夏聪;冯乐天;漆梦媛;张阿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C08G73/02;A61K47/3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烷氧醚 树枝 超支 聚合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烷氧醚树枝化超支化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烷氧醚树枝化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种温度与pH双重响应型树枝化超支化聚合物。本发明在超支化聚乙烯亚胺上修饰具有优异温敏特性的烷氧醚树枝化基元,通过改变聚乙烯亚胺与烷氧醚的比例制备不同接枝率的树枝化超支化聚合物。本发明制备的聚合物具有优异的温度与pH双响应行为以及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作为一种新型的智能分子容器,可实现对客体分子包络控制,在药物控释、传感器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度支化的树形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树枝化超支化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应用于智能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在药物载体、传感器领域极具应用前景。
背景技术
高度支化的树形聚合物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完美结构的树枝状大分子;另一类是结构具有一定缺陷的超支化聚合物。超支化聚乙烯亚胺(PEI)作为一类重要的超支化聚合物,具有三维椭球状立体结构,且具有优异的流动性、黏度小且溶解度高,外围有大量的活性官能团氨基,通过化学改性可以赋予其新的物理化学性能,得到所需的功能高分子,而且超支化PEI商业可得,价格廉价。聚乙烯亚胺外围大量的氨基为其带来高密度的正电荷,在基因传递和药物负载等领域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同时带来的高生物毒性大大限制了它的应用。
通过对聚乙烯亚胺进行修饰,可以在其链上引入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的基元或者聚合物,比如聚乙二醇(PEG),可以大大降低其生物毒性。此外,采用具有温敏特性的基元对其进行修饰,还能过赋予其温度响应智能特性。比如通过在其端基引入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基元,可有效赋予聚乙烯亚胺温度响应特性以及pH敏感性。但是NIPAM由于含有大量酰胺键,其生物相容性存在争议,且由于NiPAM自身的特点,其结构难以调控。
近些年来张阿方等在温敏树枝化聚合物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制备了一系列以烷氧醚树枝化基元为侧链的温敏型树枝化聚合物(Li W,et al.,Chem.Commun.,2008.43:5523–5525;LiuL,etal.,Macromolecules,2011,44:8614–8621.),该聚合物具有溶解性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相变速度快等特点,并且具有优异的温敏特性且相变温度可调控。内部的空腔结构所形成的独特树形拓扑结构能够很好地实现对小分子的包络,温度诱导聚集与解聚集行为的特点使得该类聚合物在药物控制与释放、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现有温敏树枝化聚合物仍然存在一定的毒性,智能响应能力还有提高的空间,综合性质有待进一步提升,这成为亟待了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烷氧醚树枝化超支化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烷氧醚树枝化超支化聚合物属于一种温度与pH的智能双重响应型的树枝化超支化聚合物,将具有优异温敏性质的树形烷氧醚基元对商业化的聚乙烯亚胺(PEI)超支化聚合物进行修饰,通过简便有效方法制备一类新型的树枝化超支化聚合物,兼具超支化聚合物与树枝化聚合物共同结构特征,具有优异的温度与pH双响应行为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可通过改变树形烷氧醚基元的结构对此类复杂结构树形聚合物的智能响应行为实现灵活调控。此外,此类聚合物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智能分子容器,实现对客体分子包络控制。
为达到上述发明创造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烷氧醚树枝化超支化聚合物,采用树形烷氧醚基元对超支化聚乙烯亚胺进行修饰,得到具有温度和pH双重敏感响应特征的聚合物,所述树形烷氧醚基元的结构式为:
合成的所述烷氧醚树枝化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式为:
其中x的数值为1~5中的自然数。
一种本发明述烷氧醚树枝化超支化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33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D打印升降台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仿生行走机械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