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FN-λ2在刚地弓形虫感染中的新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3631.4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4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铃;申潭;刘逸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8/21 | 分类号: | A61K38/21;A61P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徐思波 |
地址: | 22601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fn 弓形虫 感染 中的 用途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疗技术领域,涉及IFN‑λ2在刚地弓形虫感染中的新用途。本发明公开了IFN‑λ2在制备治疗或预防刚地弓形虫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预防或治疗刚地弓形虫感染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活性成分为IFN‑λ2。本发明另外还一种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刚地弓形虫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的,所述组合物包括IFN‑λ2和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本发明为刚地弓形虫感染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治疗刚地弓形虫感染所致不良妊娠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疗技术领域,涉及IFN-λ2在刚地弓形虫感染中的新用途,具体涉及IFN-λ2在制备治疗或预防刚地弓形虫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一种预防或治疗刚地弓形虫感染的组合物、一种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刚地弓形虫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IFN-λ在治疗刚地弓形虫感染所致不良妊娠中的用途没有得到有效开拓,是本领域长期以来一直研究的课题。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重要的机会致病性原虫。免疫力正常的个体感染弓形虫后多呈隐性感染状态。对于免疫功能损伤或免疫缺陷患者,如艾滋病、器官移植及恶性肿瘤患者,弓形虫感染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孕妇感染可影响胎儿的发育,导致流产、畸胎、死胎、早产、出生缺陷等先天性弓形虫病。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急剧增加,饲养宠物(尤其是猫)人数不断壮大,人们喜食野生动物等不良饮食习惯等原因,越来越多的人暴露在感染弓形虫的危险之下。据统计,全球约有10亿人感染了弓形虫,其中孕妇感染率为10%~27.5%,每年约有9万新生儿受到弓形虫感染的威胁。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先天性弓形虫病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
干扰素(Interferon,IFN)主要分为3型:I型干扰素(IFN-α和IFN-β)、II型干扰素(IFN-γ)及III型干扰素(IFN-λ)。I型IFN(IFN-α和IFN-β)主要以抗病毒为主,通过相关信号通路诱导多种干扰素激活基因(IFN-stimulated gene,ISGs)表达,从而发挥抗病毒的作用。II型干扰素(IFN-γ)是抑制弓形虫增殖的重要的细胞因子。弓形虫速殖子侵入机体后,刺激巨噬细胞产生IL-12,进而激活NK细胞和T细胞,使之分泌IFN-γ。IFN-γ随之诱导IFN-γ-inducible genes表达,继而直接杀伤寄生在宿主细胞中的速殖子。但是,在妊娠期间,IFN-γ的产生及过量分泌是发生不良妊娠的主要因素。IFN-γ通过招募CD49b+NK,同时调节NK细胞Ly-49受体的表达,导致流产的发生。在大鼠流产模型中,IFN-γ上调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同时下调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and-9(MMP-2andMMP-9)表达,进一步加重流产。在人类的妊娠中,IFN-γ导致不良妊娠的作用同样得到了证实,胎儿来源的T细胞通过分泌IFN-γ及TNF-α促进子宫收缩,从而导致早产的发生。因此,IFN-γ在妊娠期间无法保护母体抵抗弓形虫感染,维持正常妊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36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