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式转轮除湿装置及除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3864.4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6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周世强;徐元斌;何赞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同方瑞风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3/16;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姚迎新 |
地址: | 511495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钟村街汉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转轮 除湿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式转轮除湿装置及除湿方法,该装置包括除湿通道、再生通道和除湿转轮,所述除湿转轮包括除湿区和再生区,所述除湿通道内设有制冷单元,所述再生通道内设有制热单元,所述再生区的进风端以及所述制热单元的进风端分别与所述制冷单元的出风端连通;所述制热单元的出风端与所述再生区的进风端连通,所述再生区的出风端与所述制冷单元的进风端连通。通过该装置,实现了再生空气的循环处理,该装置中无需连接外部管路,且回收利用了冷凝废热对转轮进行低温再生,由此带来了安装简便、安装成本低、系统运行节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除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循环式转轮除湿装置及除湿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有低湿度要求的工业生产环境中,一般用转轮除湿机实现除湿目的,转轮除湿机的转轮分为除湿区和再生区。需要除湿的处理空气由风机带动经过除湿区,空气中的水分被除湿区的干燥剂吸附,从而得到了相对湿度较低的干燥气流,达到除湿的目的。同时,再生空气经过加热后逆向通过转轮的再生区,将干燥剂内的水分吸出并带走,从而恢复干燥剂的吸湿能力。
现有的转轮除湿机,在其再生回路中,一般需要将再生通道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外界空气连通,即,通过抽取室外空气,利用加热器加热后,使高温空气经过除湿转轮,带走除湿转轮的水分实现循环再生,经过除湿转轮形成的中温高湿空气再通过管路排出室外。因此,现有技术的转轮除湿机需要与外部的管路连接配合,存在安装成本高、安装难度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循环式转轮除湿装置及除湿方法,降低转轮除湿装置的安装成本与安装难度。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循环式转轮除湿装置,包括除湿通道、再生通道和除湿转轮,所述除湿转轮包括除湿区和再生区,所述除湿通道内设有制冷单元,所述再生通道内设有制热单元,所述再生区的进风端以及所述制热单元的进风端分别与所述制冷单元的出风端连通;所述制热单元的出风端与所述再生区的进风端连通,所述再生区的出风端与所述制冷单元的进风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单元包括蒸发器,所述制热单元包括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连接于同一直膨式制冷回路内。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单元还包括一级冷盘管,所述一级冷盘管位于所述蒸发器前端。
进一步的,所述除湿通道内还设有二级调温盘管,所述二级调温盘管位于所述除湿区后端,所述二级调温盘管为二级冷盘管或二级热盘管。
进一步的,所述制热单元还包括再生二级加热器,所述再生二级加热器位于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再生区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除湿通道的出风端设有送风机,所述再生通道的出风端设有再生排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除湿通道的进风端和所述送风机的出风端分别设有过滤器。
一种基于循环式转轮除湿装置的除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处理空气从除湿通道的进风端进入,经过制冷单元后,一部分经过除湿转轮的除湿区并送出除湿通道外;另一部分依次经过制热单元以及除湿转轮的再生区,之后流回制冷单元前端与处理空气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空气为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二种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经过制冷单元后,流向除湿区的空气与流向制热单元的空气的比例为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同方瑞风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同方瑞风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38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