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相电机改造为五相电机的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4056.X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5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杜钦君;程祎;宋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5/00 | 分类号: | H02K15/00;H02K1/14;H02K1/24;H02K1/16;H02K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相 电机 改造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相电机改造为五相电机的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改造前后电机定转子内外径尺寸不变,以改造前后定子槽面积相等为原则,设计五相电机定子槽尺寸;以永磁体总体积不变、磁化方向长度、轴向长度不变为原则,设计永磁体宽度;以槽满率不变为原则,计算绕组和线径;对改造后参数进行磁路计算,将改造后的电机气隙磁密Bδ、定子轭部磁密Bj1、转子轭部磁密Bj2、定子齿磁密Bt1、转子齿磁密Bt2与原三相电机进行对比,使改造后的五相电机各部分磁密保持在工程允许误差范围内。本发明在不改变三相电机外形尺寸及输出性能的基础上,将三相电机改造为五相电机,提高了电机的容错运行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相电机改造为五相电机的设计方法,具体涉及电机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场合中电机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机稳定运行的要求越来越高。三相电机因其结构相对简单、设计容易实现的优势,在工业现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当电机驱动系统发生故障时,三相电机会造成不对称运行的问题,产生转矩脉动,影响系统稳定性。与传统三相电机相比,五相电机具有效率高、转矩密度高、转矩脉动小及容错能力强等优点,五相电机相数的增加提高了控制的自由度和设计的灵活性。电机发生故障时,利用五相电机相数冗余的特性,可实现五相电机故障状态下的无扰容错控制,提高故障发生时电机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电机运行稳定性,使电机在故障时仍能维持一定的输出,提出了根据电机改造前后气隙磁密Bδ、定子轭部磁密Bj1、转子轭部磁密Bj2、定子齿磁密Bt1、转子齿磁密Bt2基本保持不变的原则,将三相电机改造为五相电机的设计方法。其技术内容为:
一种三相电机改造为五相电机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设计过程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保证电机定子和转子的内外径尺寸不变,根据改造前后定子槽面积相等的原则,设计五相电机定子槽尺寸;
步骤二、根据所用永磁体总量不变、磁化方向长度hm、轴向长度Lm不变的原则,设计永磁体宽度bm;
步骤三、根据改造前后电机槽满率不变的原则对线径和绕线方式进行设计;
步骤四、计算改造后的电机气隙磁密Bδ、定子轭部磁密Bj1、转子轭部磁密Bj2、定子齿磁密Bt1、转子齿磁密Bt2与原三相电机进行对比;
步骤五、根据工程实际确定允许误差,重复上述步骤,将各部分磁密控制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设计完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电机改造前后气隙磁密Bδ、定子轭部磁密Bj1、转子轭部磁密Bj2、定子齿磁密Bt1、转子齿磁密Bt2基本保持不变的原则,在不改变三相电机外形尺寸及输出性能的基础上,将三相电机改造为五相电机,提高了电机运行稳定性,使电机在故障时具有容错运行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机设计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三相电机改造为五相电机的设计方法,为提高电机运行稳定性,使电机在故障时仍能维持一定的输出,将三相永磁电机改造为具有容错能力的五相永磁电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40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滑翔器综合调节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可调导叶式携岩尾气涡轮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