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并硒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54148.8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53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蔡涛;沈润溥;徐慧婷;杜奎;吴春雷;盛国栋;高晓忠;吴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345/00 | 分类号: | C07D345/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知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7 | 代理人: | 仵君粉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硒酚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苯并硒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杂环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以DTPB为自由基引发剂,2‑乙炔基苯甲硒醚衍生物为原料,在磷酸氢二钠存在下,于氮气保护下一步反应制备得粗品,精制后即得苯并硒酚类化合物。本申请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有步骤简短、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为苯并硒酚类化合物的制备提供了一种通用的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苯并硒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杂环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硒酚以其独特的结构和良好的光电性能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合成液晶聚合物、超导等新材料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硒和硫同为氧族元素,硒酚与噻吩具有相似的化学及物理性质,硒酚同噻吩一样可以进行各种衍生,如卤代、锂化、酰基化、醛基化等反应,还可以用于制备各种聚硒酚衍生物。但与硫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硒原子更易极化;Se-Se较强的相互作用可以使硒酚链间的电荷转移增强;硒酚比噻吩具有更低的氧化还原电位;硒原子比硫原子大,能容纳更多的电荷注入;硒酚比噻吩具有更窄的带隙,对光的吸收及自身的颜色都不同于噻吩;硒酚衍生物更易加工性、对环境稳定等特点。然而硒酚衍生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远远落后于人们对噻吩的研究,主要是由于起始原料、试剂、关键中间体及合成反应与方法等方面的限制,使硒酚化学发展缓慢。
以2-乙炔基苯甲硒醚衍生物为原料,合成苯并硒酚类化合物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以2-乙炔基苯甲硒醚衍生物为原料,二氯甲烷或者氯仿为溶剂,与卤素(溴或碘)经过亲电环化得到硒酚环。
该法收率可达90%以上,且适用底物广,但是I2、Br2用量大,会产生大量含卤素废液,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且针对部分底物,反应条件较苛刻。
(2)以2-乙炔基苯甲硒醚衍生物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在卤化钠盐和五水硫酸铜的作用下,亲电环化反应制备苯并硒酚化合物,过柱提纯得产物。
该方法采用环保溶剂,反应条件温和,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但是所得产物结构单一,均为式(1)所示结构的含卤化合物,存在一定限制性。
(3)以2-乙炔基苯甲硒醚衍生物为原料,甲苯为溶剂,PtCl2为催化剂,在室温下,经环化反应制备苯并硒酚类化合物。
该法收率可达99%,条件温和,但反应中I2、Br2用量大,对设备腐蚀严重,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难以推广。
(4)以2-乙炔基苯甲硒醚衍生物和R4SeSeR4为原料,二氯甲烷为溶剂,六水合氯化铁为催化剂,在回流状态下,制备苯并硒酚类化合物。
该法所用催化剂为铁盐,价廉易得,但是含Se化合物价格昂贵,成本高,且反应收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首先提供一种苯并硒酚类化合物,苯并硒酚类化合物的结构为:其中,R1为乙氰基或R2为对甲基苯基、对氟苯基中任一种。
上述化合物代表性的结构为三个,具体结构依次为:
制备上述化合物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以DTPB为自由基引发剂,2-乙炔基苯甲硒醚衍生物为原料,和磷酸氢二钠存在下,控制温度为120~140℃,氮气保护下一步反应制备得苯并硒酚类化合物,反应完全后,经二氯甲烷萃取、旋干,得粗品,过柱,得精品化合物,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
其中,R1为乙氰基或R2为对甲基苯基、对氟苯基中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41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