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4192.9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3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朴世俊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6;B65F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1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回收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两侧固定设置有防护箱,两个防护箱一侧开设有矩形通孔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箱门的顶端与防护箱的连接处位置设置有锁紧机构,防护箱内腔的底端设置有承载底座,承载底座的顶端设有垃圾桶,垃圾桶底端的边角处均安装有行走滚轮,垃圾桶一侧的顶部固定垃圾有第一把手,箱门一侧的中部固定垃圾有第二把手。本发明利用防护箱一侧箱门的安装方式,再配合承载底座、垃圾桶、行走滚轮、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的设置,能够使得清洁工作在从防护箱内取出垃圾桶时,操作便捷,省时省力,提高了清洁工回收垃圾的便捷性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回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城市生产与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物也随之迅速增加,生活垃圾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的状况以及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也越加明显。城市生活垃圾的大量增加,使垃圾处理越来越困难,由此而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城市生活中,为了保持城市道路、园林道路等道路的洁净,避免行人乱扔垃圾,都会在道路两旁加装垃圾回收装置,以便于行人放置垃圾,同时便于清洁工集中处理回收垃圾,但现今道路两旁使用的垃圾回收装置大多都是在道路上固定一个防护箱,然后在箱体内放置垃圾桶,清洁工每次清理垃圾桶内的垃圾时,需要先打开防护箱的箱门,然后将防护箱内的垃圾桶抬起,由于垃圾桶内存放垃圾过大,重量较大,导致清洁工在防护箱内拿取垃圾桶时操作难度较大,费时费力,增大了清洁工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回收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侧固定设置有防护箱,两个所述防护箱一侧开设有矩形通孔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顶端与防护箱的连接处位置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防护箱内腔的底端设置有承载底座,所述承载底座的顶端设有垃圾桶,所述垃圾桶底端的边角处均安装有行走滚轮,所述垃圾桶一侧的顶部固定垃圾有第一把手,所述箱门一侧的中部固定垃圾有第二把手。
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于箱门顶端的中部,所述安装槽内腔的底端固定垃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卡珠,所述防护箱一侧开设的矩形通孔内壁的顶端与卡珠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球型卡槽,所述卡珠的顶部与球型卡槽活动卡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由支撑底板和支撑顶板组成,所述支撑顶板的底端与支撑底板的顶端滑动穿插连接,两个所述防护箱分别固定连接于支撑底板的两侧,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活动穿插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支撑顶板的正面等间隔开设有多个圆形通孔,所述紧固螺栓通过圆形通孔与支撑顶板活动穿插连接,所述紧固螺栓的一端贯穿支撑底板的背面并螺纹套接有紧固螺母。
优选的,所述垃圾桶的顶端活动卡接有矩形框,所述防护箱的顶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防护箱内腔的顶端且位于进料口边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防护罩,且所述防护罩的横截面为圆锥形。
优选的,所述防护箱内壁的一侧等间隔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块,且多个所述定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橡胶块。
优选的,所述支撑顶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长度大于两个防护箱和支撑底板的宽度之和。
优选的,所述防护板顶端的中部通过开设的凹槽活动穿插连接有烟灰筒,所述烟灰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底端的中部固定嵌设有环形磁条,所述环形磁条与防护板的顶端通过磁吸力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板顶端的两侧对称固定嵌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防护板底端的两侧固定安装有LED灯板,所述LED灯板与太阳能电池板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朴世俊,未经朴世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41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