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耦合微带线的IL形低损耗负群时延电路及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5326.9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0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万发雨;杨蓉;李宁东;布莱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H7/32 | 分类号: | H03H7/32;H01P5/12;H01P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耦合 微带 il 损耗 群时延 电路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基于耦合微带线的IL形低损耗负群时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耦合微带线和开路微带线,所述耦合微带线的端口3连接开路微带线,耦合微带线的端口1、端口2分别为整个电路的输入、输出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耦合微带线的IL形低损耗负群时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群时延电路工作于L频段,在中心频率为1.54GHz时,电路的群时延约为-2.9ns,电路的反射S11约为-12dB,电路的损耗S21约为-2.5dB。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耦合微带线的IL形低损耗负群时延电路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计算出耦合微带线的S参数矩阵;
(2)推导出IL形负群时延电路的反射系数S11和传输系数S21;
(3)由公式求出负群时延电路的传输相位函数再由群时延定义来求出群时延函数τ(ω);
(4)通过ADS仿真软件对负群时延电路的S11、S21和τ(ω)进行仿真,经过电磁参数优化之后确定负群时延电路基本参数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耦合微带线的IL形低损耗负群时延电路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根据微波电路理论计算出耦合微带线的S参数矩阵[SCL],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ξ表示耦合微带线的耦合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耦合微带线的IL形低损耗负群时延电路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IL形负群时延电路的反射系数S11和传输系数S21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Zin表示开路微带线的输入阻抗;R0表示特征阻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耦合微带线的IL形低损耗负群时延电路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路微带线的输入阻抗Zin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R0表示特征阻抗;a表示衰减损耗;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耦合微带线的IL形低损耗负群时延电路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负群时延电路的传输相位函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ω表示角频率;τs表示开路微带线的传输时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耦合微带线的IL形低损耗负群时延电路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群时延函数τ(ω)的计算公式为:
τ(ω)=τb(ω)-τa(ω)
其中,
式中,a表示衰减损耗;ω表示角频率;τs表示开路微带线的传输时延。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耦合微带线的IL形低损耗负群时延电路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仿真模型采用FR4板材,板材的厚度为1.6mm,介电常数为4.4,正切损耗角为0.02,且铜厚为0.03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532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成含茚满结构化合物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钢桁架桥的桥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