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线虫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5421.9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7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徐美康;熊涵钰;闵跃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三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60;C05G5/12;C05F17/20;C05F17/5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陈炳萍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线虫 专用 生物 有机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线虫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该专用生物有机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生物有机肥91.74%、黄腐酸钾7.34%、甲壳素0.92%。其制备方法为:将油菜籽渣、木薯渣、中药渣、食用菌培养基质渣、红茶茶叶渣、豆粕或玉米淀粉渣中的3种原料按比例组合,并添加淡紫拟青霉菌、多粘芽胞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进行发酵,采用两段发酵技术增加淡紫拟青霉菌在生物有机肥中的种群数量,并添加黄腐酸钾和甲壳素。该生物有机肥具有限制线虫生长代谢活动、阻止线虫生长传播、破坏线虫细胞壁、穿甲破线虫卵、抑制根线菌繁殖、满足植物生长中对养分需求的作用。同时,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品质改善,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且生产制备方法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物生物有机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治线虫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线虫可寄生于2000多种植物上,并可快速繁殖,且生活史短,根结线虫主要以卵和2龄幼虫随根瘤在土壤中,或直接在土壤中越冬,在土壤无寄主植物的情况下可存活3年之久,设施栽培一年发生十代左右。线虫作为常见土传病害的头号杀手之一,对农业危害极大。身长仅有0.3~6mm的它近乎”隐形”,却与50%以上的土壤病害有关,穿孔线虫、根结线虫、胞囊线虫、茎线虫等多种多样的线虫让相关领域农科产业减产5%~20%,局部减产达60%甚至绝收。近年来线虫连年严重发生,发生面积和作物都在增加,国内21个省都有报道,据悉,线虫发生面积已经超过2000万亩,因根结线虫造成的农业损失已高达700亿!松树线虫致病力强,寄主死亡速度快;传播快,且常常猝不及防;一旦发生,治理难度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自1982年发生松树线虫后的10年间,发生面积约达38000hm2,造成各类树(松树,樟树和玉兰树等)死亡1400000株以上,损失木材50000m3。松树线虫不仅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破坏了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对我国丰富的林业资源构成严重威胁。随着线虫发生态势的不断扩大,线虫即将成为全球农作物和林木第一大病害!
线虫多为害植物根部。植物根部肿大畸形,根组织变黑腐烂,也有的根上产生球状根结,其初为黄白色,外表光滑,后呈褐色并破碎腐烂。线虫寄生后根系功能受到破坏,使植株地上部生长衰弱、变黄,影响产量。为害寄主植物的叶片、花苞和花朵,造成叶片黄化、落叶、小叶或叶片畸形严重时植株萎蔫等。危害植物心苞致枯心或空心,在开花时往往出现花腐。
目前线虫防治效果不佳有多种原因。1、线虫种类相对较多且繁殖速度极快;根结线虫既可进行两性生殖、也可进行孤雌生殖,这种灵活的生殖方式为保存其种群数量提供了保证;2、不断增长的设施栽培面积,为线虫提供繁殖场所;2015年全国栽培面积达到8550万亩,且设施栽培面积年年持续增加态势,不仅为根结线虫提供了充足的生长条件,同时设施栽培提供了适宜的越冬栖息场所使根结线虫迅速扩大,为害逐年加重;3、栽培品种抗线虫能力不强;4、化肥使用过量,破坏土壤结构,土壤中微生物种群数量大为减少,创造有利于线虫生长的微生态环境;5、为了降低种植成本,大量使用单一畜禽粪的面积非常大,没有腐熟的畜禽粪携带线虫卵可成为线虫迁移的有效载体,线虫随畜禽粪长距离传播;6、线虫危害在于预防,化学治疗只能是辅助手段,大部分种植者只重视治疗,线虫病初期症状在地下部分,极易被忽视,等到发现时症状已经较为严重,增加防治困难程度等。
目前,现有技术中采取以下一些技术措施防止线虫危害:1、植物检疫:防治境外线虫入侵;2、农业防治:抗病品种,抗病砧木、轮作、土壤改良;3、物理防治:高温闷棚,水淹处理,石灰氮,超声波,射线;4、生物防治:植物源、微生物源、捕食性线虫、昆虫、螨类;5、化学防治:最有效的方法,分熏蒸型和非熏蒸型药剂。化学防治使用率占总防治手段的80%以上。常用的阿维菌素类为触发型杀线剂,杀线速度快,使用剂量低,但在土壤中易被土壤团粒吸附,并被微生物迅速降解,好处是污染小,缺点则是防线虫持效期短,只能杀灭根际土壤中的线虫,对侵入植物根系内的无效。而噻唑膦除了触杀外还可内吸传导至植物体内,杀灭根系中的线虫,随着用药次数、用药量的增多,线虫对有些药物产生了很大的抗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三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三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54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Ka波段双圆极化天线
- 下一篇:滤波器件及其导电层喷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