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石饮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5866.7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7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吴益泉;邓元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益泉 |
主分类号: | A61K36/704 | 分类号: | A61K36/704;A61K9/14;A61K9/08;A61P13/02;A61P13/04;A61K33/12;A61K35/57;A61K35/6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545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石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石饮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药茶领域,其中通石饮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鱼枕骨48‑52克;金钱草49.5‑53.5克;海金沙48.5‑51.5克;鸡内金6.5‑9.5克;当归10‑13克;萹蓄10.5‑13.5克;潞党参27.5‑33.5克;旱莲草10.5‑13.5克;冬葵子7.5‑10.5克;石韦10.5‑13.5克;瞿麦13.5‑16.5克;滑石粉10.5‑13.5克;车前子14.5‑15.5克;木香11.5‑13.5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石饮,采用多种常见中药制成,诸药合用,相辅相成,具有通淋排石,行气止痛的显著功效,适用于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所致的石淋,有助于减轻患者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不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等症状,并且药性温和无副作用,安全可靠,价格低廉,是治疗和预防泌尿系结石或泌尿系感染的理想药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茶领域,尤其是一种通石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的常见病,可见于肾、膀胱、输尿管和尿道的任何部位,其中肾与输尿管结石最为常见。临床表现因结石所在部位不同而有异,肾与输尿管结石的典型表现为肾绞痛与血尿,在结石引起绞痛发作以前,病人没有任何感觉,由于某种诱因,如剧烈运动、劳动、长途乘车等,突然出现一侧腰部剧烈的绞痛,并向下腹及会阴部放射,且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程度不同的血尿;而膀胱结石主要表现是排尿困难和排尿疼痛等症状。
目前结石的治疗方式有中药排石、体外碎石和手术取石三种方式,这些方式中,中药治疗最为安全,然而目前现有的用于治疗泌尿系结石的药茶大多存在配方组分不合理、治疗效果不佳、安全可靠性差、药效单一且成本较高等的问题。
为此,我们提供一种配方优化、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的通石饮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石饮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用于治疗泌尿系结石的药茶大多存在的配方组分不合理、治疗效果不佳、安全可靠性差、药效单一且成本较高等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石饮,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鱼枕骨48-52克;金钱草49.5-53.5克;海金沙48.5-51.5克;鸡内金6.5-9.5克;当归10-13克;萹蓄10.5-13.5克;潞党参27.5-33.5克;旱莲草10.5-13.5克;冬葵子7.5-10.5克;石韦10.5-13.5 克;瞿麦13.5-16.5克;滑石粉10.5-13.5克;车前子14.5-15.5克;木香11.5-13.5克。
进一步,该通石饮,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鱼枕骨50克;金钱草50克;海金沙50克;鸡内金9克;当归12克;萹蓄12克;潞党参30克;旱莲草12克;冬葵子9克;石韦12 克;瞿麦15克;滑石粉12克;车前子15克;木香12克。
上述通石饮的制备方法,可采用煎煮的方式将各药材熬成汤药,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处理:按预定成分称取以上各药材,并进行挑拣选剔处理;
(2)煎煮:将各药材放于药壶内进行两次煎煮,第一次加水1500毫升,煎至约250毫升时取出汤液,留渣再加水1000毫升,煎至约250毫升时弃渣留汤液。
(3)包装:把煎两次的汤液混合搅匀后分装于两个一次性药袋内密封备用。
此外,还可采用粉碎的方式将通石饮制成散剂,以方便患者直接冲泡饮用,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处理:按预定成分称取以上各药材,并进行挑拣选剔处理;
(2)粉粹:将上述各药材混合均匀,并经粉碎机粉碎成过100目筛的细粉;
(3)包装:根据剂量要求将细粉分装于多个密封袋内备用,由此制成散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益泉,未经吴益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58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控滇丁香花期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珙桐苗、珙桐组织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