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触控复位的机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6017.3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2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钟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乐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4 | 分类号: | G06F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触控 复位 机芯 | ||
一种可触控复位的机芯,包括触控表面、MCU、触控IC和复位IC,所述触摸IC连接与所述触控表面贴合的TIO膜,所述触控IC连接所述复位IC,所述触控IC和复位IC连接所述MCU;所述复位IC的地引脚2和复位时间引脚5之间具有电阻R211;在所述复位IC的按键输入脚1引脚3和电源引脚4之间连接有电容,所述去噪电容的容置为1uF。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触控复位的机芯。
背景技术
CN2016108121287公开了一种可实现触控复位的智能手环,在使用的过程中,或者批量强制复位的过程中,大约存在20%的仍然是没有反应的情况,或者在某些批次的手环中,同一个手环多次复位的时候,存在约30%的不能强制复位的几率,这个几率与上述的20%的没有反应的几率相当。因此,有理由怀疑是不是操作不当或者电路设计方面的问题。
但是,在进行了大量的外接检测电路的设计,进行非常精确的各种电子元器件的组装测试的时候,发现CN2016108121287的电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测试的时候处于几乎100%的复位情况,并且反复通过电路模拟跑,均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状态。
在实验室外,重新使用批量制造的手环,在2017-2019.10年仍然采用CN2016108121287的触摸复位方法,仍然是存在20%的无法复位的情况。这两年,各种检测、各种替换电子元器件使其达到设计标准、请第三方检测机构来检测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为此,公司的良品率因为这部分在这三年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耗材严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在CN2016108121287的基础上,对电路进行了非常小的变动,使得2019年10月之后生产的具有这个操控方式的机芯的复位率达到了95%,比改动之前的方法提升了将近15%个百分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触控复位的机芯,通过该机芯,手环的复位成功率由之前的80%提升到95%,提升效率非常大,大大节约了复位时间成本以及耗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触控复位的机芯,包括触控表面、MCU、触控IC和复位IC,所述触摸IC连接与所述触控表面贴合的TIO膜,所述触控IC连接所述复位IC,所述触控IC和复位IC连接所述MCU;
所述TIO膜包括从右到左的按键A、按键B和按键C;
所述触控芯片的终端输出引脚6、串行数据信号引脚7、串行时钟信号引脚8分别与MCU的GPIO接口连接,实现数据通讯;
所述的复位IC的复位信号输出引脚1与MCU复位信号脚相连接,所述复位IC的按键输入脚1引脚3和按键输入脚2引脚6均与所述触控IC的接近感应输出引脚10相连接;
所述复位IC的地引脚2和复位时间引脚5之间具有电阻R211;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复位IC的按键输入脚1引脚3和电源引脚4之间连接有电容,所述电容的容置为1uF;
所述按键A与所述触摸IC传感器电极1引脚2连接,所述按键A接收到Tdl(s)=0.000062015*R211(Ω)+0.097时长的长按信号,长按时间可以由R211调节,所述触控IC的接近感应输出引脚10输出低电平;
与所述接近感应输出引脚10连接的所述复位IC的按键输入脚1引脚3和按键输入脚2引脚6收到低电平后,所述复位IC的复位信号输出引脚1输出低电平,实现所述MCU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触控IC包括地引脚1、传感器电极1引脚2、传感器电极2引脚3、供电电源引脚4、控制输出引脚5、终端输出引脚6、串行数据信号引脚7、串行时钟信号引脚8、传感器电极3引脚9和接近感应输出引脚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乐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乐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60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手指微手势的输入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互联网交换点的路由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