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传感监测的智能通断电插座机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6246.5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5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潘志平;谢秋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台商投资区中栓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1 | 分类号: | H01R13/11;H01R13/18;H01R13/66;H01R13/70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丁孝涛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传感 监测 智能 断电 插座 机构 装置 | ||
1.一种基于传感监测的智能通断电插座机构装置,包括插座机构本体和插头本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座机构本体(1)内开设有零线插孔(3)和火线插孔(4);
所述火线插孔(4)内活动装设有第一火线导电弹片(8)和第一火线辅助弹片(9);
所述零线插孔(3)内活动装设有第一零线连接弹片(21)和第一零线辅助弹片(22);
所述插座机构本体(1)内固定装设有第一固定基板(5);
所述第一固定基板(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连板(7);
所述第一火线导电弹片(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连杆机构(10);
所述第一调节连杆机构(10)与第一支撑连板(7)活动配合;
所述插座机构本体(1)内固定装设有第二支撑固定板(12);
所述第一火线辅助弹片(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连杆机构(13);
所述第二调节连杆机构(13)与第二支撑固定板(12)活动配合;
所述插座机构本体(1)内固定装设有第三支撑固定板(25)和第四支撑固定板(28);
所述第一零线连接弹片(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调节连杆机构(24);
所述第三调节连杆机构(24)与第三支撑固定板(25)活动配合;
所述第一零线辅助弹片(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调节连杆机构(27);
所述第四调节连杆机构(27)与第四支撑固定板(28)活动配合;
所述插座机构本体(1)内固定设有固定支架基板(16);
所述固定支架基板(16)固定设有与固定支架基板(16)垂直固定连接的火线导电连杆(17)、零线连杆(20);
所述第一火线导电弹片(8)与火线导电连杆(17)之间通过相应的电导线(18)相连;
所述第一零线连接弹片(21)与零线连杆(20)之间通过相应的电导线(18)相连;
所述第一固定基板(5)上固定装设有压力传感机构(6);
所述插座机构本体(1)内装设有主处理控制器(19);
所述火线导电连杆(17)上装设有电磁继电开关机构(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传感监测的智能通断电插座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节连杆机构(10)上套设有第一调节弹簧机构(11);
所述第一调节弹簧机构(11)位于第一火线导电弹片(8)与第一支撑连板(7)之间;
所述第二调节连杆机构(13)上套设有第二调节弹簧机构(14);
所述第二调节弹簧机构(14)位于第一火线辅助弹片(9)与第二支撑固定板(1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传感监测的智能通断电插座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调节连杆机构(24)上套设有第三调节弹簧机构(26);
所述第三调节弹簧机构(26)位于第一零线连接弹片(21)与第三支撑固定板(25)之间;
所述第四调节连杆机构(27)上套设有第四调节弹簧机构(29);
所述第四调节弹簧机构(29)位于第一零线辅助弹片(22)与第四支撑固定板(28)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传感监测的智能通断电插座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传感机构(6)通过信号传输线路与主处理控制器(19)相连;
所述主处理控制器(19)内设有延时控制单元;
所述主处理控制器(19)通过电气/信号传输控制线路与电磁继电开关机构(23)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传感监测的智能通断电插座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连板(7)、第二支撑固定板(12)、第三支撑固定板(25)、第四支撑固定板(28)都为绝缘材料板;
所述第一调节连杆机构(10)、第二调节连杆机构(13)、第三调节连杆机构(24)、第四调节连杆机构(27)都为绝缘材料杆;
所述固定支架基板(16)为绝缘材料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台商投资区中栓机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台商投资区中栓机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624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阿莫西林连续结晶工艺
- 下一篇:一种邻苯二甲酰亚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