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污染底泥抽吸装置及轻型城市河道污染底泥抽吸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6479.5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7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袁方龙;喻志发;李立新;陈运涛;李菲菲;赵岩;黄思杰;刘洪亮;许艺腾;刘和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88;E02F3/90;E02F3/92;E02F7/04;E02F7/10;C02F11/121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海滨 |
地址: | 30022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污染 抽吸 装置 轻型 城市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污染底泥抽吸装置及轻型城市河道污染底泥抽吸系统,包括中空钻杆、钻头和防污罩;防污罩采用伞型结构,将中空钻杆安装于轻型钻机,防污罩的轴杆顶部与中空钻杆连接,底部与钻头进行螺纹预连接,留出螺纹余量,中空钻杆、防污罩轴杆和钻头内部相连通形成通道,当钻头插入底泥后,驱动中空钻杆钻进,使钻头与防污罩的轴杆进行紧密螺纹连接,钻头顶部驱动滑环向上移动将防污罩撑开;然后启动清水泵,向中空钻杆中供入河水,河水通过钻头的滤孔冲刷稀释底泥,并伴随钻头旋转,对污泥实施切割搅拌;再启动泥浆泵,将扰动后的污泥经钻头的滤孔、防污罩的轴杆、中空钻杆抽吸上来进入储泥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河道淤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道污染底泥抽吸装置及轻型城市河道污染底泥抽吸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河道作为市政管理的基础设施,既是城市防洪排涝的重要通道,又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标尺,同时还是城市的绿道和景观。目前,城市河道的治理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治理滞后,造成城市河道淤泥深、水质黑、环境差的现状,尤其城市河道污染底泥造成的“黑臭水体”严重影响了宜居环境和城市的生态文明形象。随着全国范围对生态文明和水环境整治的高度重视,城市河道污染底泥治理刻不容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河道污染底泥抽吸装置及轻型城市河道污染底泥抽吸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河道污染底泥抽吸装置,包括中空钻杆、钻头和防污罩;
所述防污罩包括轴杆、伞罩、滑环、伞架和顶部安装环,所述顶部安装环转动安装在轴杆上,伞罩安装在伞架上,通过伞架支撑伞罩,并且伞罩的顶部与顶部安装环连接,伞架的顶部与顶部安装环铰接,伞架的驱动杆与滑环铰接,滑环活动套装在轴杆上,当滑环受驱动沿轴杆向上滑动时,滑环驱动伞架涨开,从而打开伞罩;
所述中空钻杆的底部和防污罩的轴杆顶部通过螺纹连接,防污罩的轴杆内部具有中空通道,与中空钻杆的内部连通;
所述钻头和防污罩的轴杆底端通过螺纹连接,钻头上设置有叶片,钻头内部设置有中空通道,从而实现与防污罩的轴杆以及中空钻杆的内部连通,形成通道;钻头上还设置有多个滤孔,这些滤孔与钻头内部中空通道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伞架由多根支撑龙骨和多根驱动杆组成,支撑龙骨用于支撑伞罩,支撑龙骨的顶端铰接在顶部安装环上,驱动杆的外端与支撑龙骨铰接,驱动杆的内端与滑环铰接,当滑环受驱动向上滑动时,滑环带动驱动杆将支撑龙骨撑开,从而打开伞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钻头上的滤孔直径为6mm-8mm,呈梅花状布置;钻头上的叶片的翼缘半径为15cm-20c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防污罩撑开后的覆盖半径为1m-1.5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防污罩的轴杆底部螺纹段的长度为20cm-30cm,以满足轴杆与钻头连接时,钻头顶部驱动滑环向上移动将防污罩撑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中空钻杆顶部设有连接清水泵和泥浆泵的抽吸管的接头;工作时与清水泵和泥浆泵连接。
一种轻型城市河道污染底泥抽吸系统,包括上述河道污染底泥抽吸装置以及采泥船,采泥船上配有储泥仓、轻型钻机、泥浆泵和清水泵;
轻型钻机用于驱动河道污染底泥抽吸装置的中空钻杆;清水泵用于与中空钻杆连接,向河道污染底泥抽吸装置内通入清水;泥浆泵用于与中空钻杆连接,从河道污染底泥抽吸装置中抽吸泥浆;储泥仓与泥浆泵出浆口连接,用于存储泥浆泵排出的泥浆。
上述轻型城市河道污染底泥抽吸系统的操作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人工触探出采泥区域污染底泥泥面的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64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