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聚氨酯/液体的复合防爆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56600.4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96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广炎;周颖;邹美帅;张旭东;田广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湖南艾尔防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5/045 | 分类号: | F42D5/045;C08J9/40;C08L7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杨潇;许姣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聚氨酯 液体 复合 防爆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氨酯/液体的复合防爆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复合防爆结构包括一组以上依次层叠的复合防爆单元,复合防爆单元包括填充液体的聚氨酯层和液体层,所形成的复合防爆结构中填充液体的聚氨酯层和液体层间隔设置;使用时距离爆炸物最近的一层为复合防爆结构的填充液体的聚氨酯层。本发明的复合防爆结构防爆能力强、结构重量小、不产生二次附带伤害且制备方法制备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聚氨酯/液体的复合防爆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爆炸恐怖袭击已成为恐怖分子最常用的活动形式,为应对其对国内外社会公共安全造成的重大威胁,亟需便捷高效的安全处置办法。传统的刚性防爆结构针对爆炸产生的强冲击波,是利用自身的高波阻抗反射大部分冲击波,主要将爆炸能量进行分散转移,在具备较强的防护能力的同时,存在自重大、机动性差的缺点,且自身作为破片可能产生二次破片伤害,因而对简易爆炸物的处置装置逐步呈现轻质化、不产生二次伤害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聚氨酯/液体的复合防爆结构及其制备方法,防爆能力强、结构重量小、不产生二次附带伤害且制备方法制备效率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聚氨酯/液体的复合防爆结构,所述复合防爆结构包括一组以上依次层叠的复合防爆单元,所述复合防爆单元包括填充液体的聚氨酯层和液体层,所形成的复合防爆结构中填充液体的聚氨酯层和液体层间隔设置;使用时距离爆炸物最近的一层为所述复合防爆结构的填充液体的聚氨酯层。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防爆单元为环形结构,从内向外填充液体的聚氨酯层和液体层依次间隔设置;防爆时,所述爆炸物位于所述环形结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液体的聚氨酯层的聚氨酯泡沫基体内部含有70%以上开孔结构。
一种基于聚氨酯/液体的复合防爆结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复合防爆结构为环形复合防爆结构;所述复合防爆结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制备液体层时,将液体注入密封袋形成圆柱环液体层;
制备填充液体的聚氨酯层时,步骤一,将圆柱环状的聚氨酯泡沫基体放置在多孔内衬套与多孔外衬套之间,所述多孔外衬套外套装圆柱环壳体,两端端面由透明盖体封闭;所述多孔外衬套外圆周、圆柱环壳体内圆周以及两端透明盖体之间形成注入液体的空间;
步骤二,对多孔内衬套中空部分抽真空;
步骤三,由圆柱环壳体下端注入液体,直至液体填满所述空间;
步骤四,待液体渗入聚氨酯泡沫基体后,对聚氨酯泡沫基体表面进行密封处理形成填充液体的聚氨酯层;
组装时,根据对爆炸物的当量计算确定复合防爆结构的层数,层数为偶数,重复上述步骤制备多层液体层和填充液体的聚氨酯层,填充液体的聚氨酯层与液体层间隔套装,最内层为填充液体的聚氨酯层,最外层为液体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注入液体的具体方法为:利用压力水枪将液体通过密封袋表面的进液阀门注入密封袋内部,同时打开出气阀门,待液体填充至指定质量后,关闭两个阀门。
进一步地,步骤四中进一步包括,待液体渗入聚氨酯泡沫基体设定时间后,将由多孔内外衬套、圆柱环壳体以及两端透明盖体形成的装置倒置,由圆柱环壳体下端再次注入液体,直至液体填满所述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内衬套与多孔外衬套水平放置,中心轴与地面平行,倒置时将由多孔内外衬套、圆柱环壳体以及两端透明盖体形成的装置绕中心轴旋转180°。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内衬套与多孔外衬套竖直放置,中心轴与地面垂直,倒置时将由多孔内外衬套、圆柱环壳体以及两端透明盖体形成的装置上下颠倒。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湖南艾尔防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理工大学;湖南艾尔防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66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