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平台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和运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57047.6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9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陈亦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科汇软件系统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G06F16/27;G06N20/00;H04L12/46;H04L67/10;H04L61/2503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黄议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平台 系统 及其 运行 方法 运营 | ||
1.一种网络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国际协同网骨干网和国际协同网边缘网;
所述国际协同网骨干网用于承载各地国际协同网的骨干流量;
所述国际协同网边缘网连接在所述国际协同网骨干网与用户之间;
所述国际协同网骨干网包括用于将协同计算机制引入底层网络的骨干网网络协同机;
所述骨干网网络协同机还用于所述国际协同网骨干网的通信和网络协同,以承载所述国际协同网骨干网;
所述国际协同网边缘网包括用于将协同计算机制引入所述底层网络的边缘网网络协同机;
所述边缘网网络协同机还用于所述国际协同网边缘网的通信和网络协同,以承载与用户相关的业务的处理;
协同的定义为:协同是各方自发地参与和进行自组织,在更高的层次上形成新的层次、整体、形态、结构、性质、功能、效应、效果的一种行为过程;网络协同机将协同计算机制引入底层网络,以及将通用智能计算机制引入底层网络,以及实现网络中计算方式与数据自主移动、迁移、漫游和穿梭;
在网络中运行协同计算,通过在网络中协同的自复制与同步,动态生成、演化和繁衍;以网络协同为基础,进行自我复制和使用通用智能计算,使信息和数据自发地在国际协同网中流转,并通过自组网实现带有协同性的通信;通过在网络或群体中进行联想,以向用户提供新的服务与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网络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计算机制是基于广义计算算法的具体实现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网络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计算机制是通过在基于广义计算模型的算法上加约束而生成。
4.一种网络平台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平台系统包括国际协同网骨干网和国际协同网边缘网;所述国际协同网边缘网连接在所述国际协同网骨干网与用户之间;所述国际协同网骨干网包括骨干网网络协同机;所述国际协同网边缘网包括边缘网网络协同机;
所述运行方法包括:
所述国际协同网骨干网承载各地国际协同网的骨干流量;
所述骨干网网络协同机将协同计算机制引入底层网络;
所述骨干网网络协同机进行所述国际协同网骨干网的通信和网络协同,以承载所述国际协同网骨干网;
所述边缘网网络协同机进行所述国际协同网边缘网的通信和网络协同,以承载与用户相关的业务的处理;
所述边缘网网络协同机将协同计算机制引入所述底层网络;
协同的定义为:协同是各方自发地参与和进行自组织,在更高的层次上形成新的层次、整体、形态、结构、性质、功能、效应、效果的一种行为过程;网络协同机将协同计算机制引入底层网络,以及将通用智能计算机制引入底层网络,以及实现网络中计算方式与数据自主移动、迁移、漫游和穿梭;
在网络中运行协同计算,通过在网络中协同的自复制与同步,动态生成、演化和繁衍;以网络协同为基础,进行自我复制和使用通用智能计算,使信息和数据自发地在国际协同网中流转,并通过自组网实现带有协同性的通信;通过在网络或群体中进行联想,以向用户提供新的服务与内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协同计算机制是基于广义计算算法的具体实现过程;
所述协同计算机制是通过在基于广义计算模型的算法上加约束而生成。
6.一种网络平台系统的运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网络平台系统;
在网络中运行协同计算,通过在网络中协同的自复制与同步,动态生成、演化和繁衍;以网络协同为基础,进行自我复制和使用通用智能计算,使信息和数据自发地在国际协同网中流转,并通过自组网实现带有协同性的通信;通过在网络或群体中进行联想,以向用户提供新的服务与内容;
协同的定义为:协同是各方自发地参与和进行自组织,在更高的层次上形成新的层次、整体、形态、结构、性质、功能、效应、效果的一种行为过程;网络协同机将协同计算机制引入底层网络,以及将通用智能计算机制引入底层网络,以及实现网络中计算方式与数据自主移动、迁移、漫游和穿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科汇软件系统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科汇软件系统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704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程序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零地电阻监测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