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种水质淡水制取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7179.9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3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亦云;陈大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梅朋水处理有限公司;舟山青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种 水质 淡水 制取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种水质淡水制取设备,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原水采集装置,用于从水源采集原水,原水选自海水或苦咸水以或淡水;原水前置处理装置,包括:滤网过滤部,用于对原水进行过滤以拦截粒度≥30~80μm的悬浮物,膜过滤部,用于对水进行进一步过滤以拦截粒度≥0.1μm的悬浮物,得到C级水;反渗透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反渗透单元,用于对原水为海水的C级水进行反渗透处理从而得到离子浓度为200~500ppm水,第二反渗透单元,用于对原水为苦咸水或淡水的C级水进行反渗透处理从而得到离子浓度为≤200ppm的水,第三反渗透单元,用于对水进行二级反渗透处理从而得到离子浓度为≤10ppm的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种水质淡水制取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的自然水资源种类非常丰富,包括江、湖、河、海、水库、水渠、水井等地表水或地下水等等,按照水中是否含盐,上述水资源又可分为海水、苦咸水以及淡水。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自然水资源,可以通过水制取设备将从水源采集的原水处理成可供引用的水。
现有技术中,有一定规模的、固定地点建设的水制取设备通常仅仅针对当地水源专门设计,并且以海水淡化制取设备较为常见。这样的水制取设备的整体往往很大,并且设置在固定的位置不能随意移动,通常包括水泵、沉淀池、超滤部以及反渗透处理部,水泵直接放置在水源处,并通过水管直接将水泵入沉淀池进行较长时间的沉淀,期间会向沉淀池内加助凝剂、絮凝剂,以化学反应方式来将原水中的较大杂质进行沉淀,然后将上层水泵出并通入超滤部进行超滤,超滤的具体方式可以为砂滤、活性炭过滤等等,超滤后的水再进过反渗透处理部的处理即可得到直饮水。这种对原水进行前置处理的方式,对有一定规模的、非移动式的淡水制取系统是合适的。
但在实际应用中,经常有移动式小型淡水制取装置的需求,如安置在船舰上的海水淡化装置、安置在车辆上的应急淡水制取装置、军队驻防移动式淡水制取方舱等。
在现有移动式淡水制取技术中,由于水源种类多、水质变化大,采水系统和化学沉淀前置法占地面积大,故传统移动式水处理设备的配置多从超滤系统开始,只接受符合超滤系统入水标准的原水(浊度≤50NTU),而将水源采水、沉淀池构建、化学助凝剂、絮凝剂的投放、原水的贮存沉淀、多级砂滤直至水质达到超滤入水指标等原水的前置处理交给用户自行处理,因此,不能实现制水装备运达现场后即可开机产水,需要移动到其他地方去时,采集系统和前处理系统也无法搬走,只能废弃浪费,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式”。
再者,由于用户不具备原水采集系统、沉淀过滤前置处理的设计能力、构建条件、运维技术,因此用户自行构建的前置处理系统产水水质不能稳定达到反渗透膜的入水标准,导致后端淡水处理装置不能正常运行、寿命缩短,甚至整机废置。
现有的水制取设备往往只输出最终制备得到的直饮水,然后对直饮水进行利用,而利用的方面除了直接被饮用以外,也会作为生活用水、冲洗用水、灌溉用水等等其他用途,实际上生活用水、冲洗用水、灌溉用水等对水质的要求是不需要达到直饮水的要求的,也就是说,将直饮水用作除饮用之外的其它用途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多种水质的淡水快速制备问题以及制水设备体积过大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的多种水质淡水制取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梅朋水处理有限公司;舟山青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舟山梅朋水处理有限公司;舟山青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71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