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岭地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震动触发式时效监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7252.2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7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霞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经***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岭 地区 自然灾害 监测 预警 震动 触发 时效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岭地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震动触发式时效监测设备,包括安放外装壳体,所述安放外装壳体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调节机构,所述保护调节机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震动触发机构,所述球状保护外壳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磁流触发器,所述球状保护外壳内腔内表面设置有金属线圈,所述防护内球内腔底部设置有永磁体球,所述支柱远离限制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撞击力检测板,本发明涉及自然灾害防御技术领域。整体结构可调节,基于地底进行有效保护,避免对设备造成生物破坏以及一次性使用,可通过电磁间歇性触发,监测发生时长与宽度,以便于更加精确的预估,保护人员与资产的安全,并且可监测多种不同的自然灾害,提升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然灾害防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山岭地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震动触发式时效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山岭地区自然灾害保护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以及雪崩等灾害的总称,其中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是常见地质灾害之一;上述自然灾害在发生时具备突兀性,难以进行实时的有效观测。
根据中国专利CN110599743A所述,其整体结构埋藏于地下,需要一定得地表移动才能进行有效的观测,难以实现多灾害的监测,功能单一。
根据中国专利CN102622854A所述,现有的监测设备位于地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损坏,难以进行重复利用,无法持续监测。
综上所述,现有的山岭地区自然灾害设备容易损坏,并无法进行回收利用,监测的时效短暂,无法了解实际的发生时长,不能及时了解其破坏程度,造成预估错误,导致发生不必要的危险,损害人员的安全和资产安全,并且功能单一,适用范围狭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岭地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震动触发式时效监测设备,解决了现有的山岭地区自然灾害设备容易损坏,并无法进行回收利用,监测的时效短暂,无法了解实际的发生时长,不能及时了解其破坏程度,造成预估错误,导致发生不必要的危险,损害人员的安全和资产安全,并且功能单一,适用范围狭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山岭地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震动触发式时效监测设备,包括安放外装壳体,所述安放外装壳体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调节机构,所述保护调节机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震动触发机构,所述保护调节机构远离安放外装壳体内腔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屏蔽分隔板,所述屏蔽分隔板远离保护调节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球状保护外壳,所述球状保护外壳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磁流触发器,所述球状保护外壳内腔内表面设置有金属线圈,所述球状保护外壳内腔位于金属线圈内腔设置有防护内球体,所述防护内球内腔底部设置有永磁体球,所述永磁体球外表面顶部设置有限制板,所述限制板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远离限制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撞击力检测板,所述支柱外表面通过折叠套板与球状保护外壳活动连接。整体结构可进行伸缩调节,基于地底进行有效保护,避免对设备造成生物破坏以及一次性使用,重复利用率高,并且可通过电磁间歇性触发,监测发生时长与宽度,以便于更加精确的预估,保护人员与资产的安全,并且可监测多种不同的自然灾害,提升适用范围。
优选的,所述安放外装壳体包括安放外壳,所述安放外壳内表面设置有防潮镀层,所述防潮镀层内表面螺纹连接有安放内壳,所述安放内壳外表面位于安放外壳顶端螺纹连接有调节环,所述调节环底部与安放外壳活动连接,所述安放内壳顶部设置有圆锥型端盖,所述圆锥型端盖外表面开设有十字限制通槽,所述十字限制通槽内表面与支柱滑动连接,所述圆锥型端盖底部位于安放内壳外表面设置有密封圈。便于对整体设备进行安装,便于进行拆卸维修,方便快捷,并且便于更换位置,方便迁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霞,未经王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72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