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再热式汽轮机供汽能力及机组效率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7510.7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0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裴东升;何欣欣;杜文斌;陈会勇;王伟锋;赵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13/02 | 分类号: | F01K13/02;F01K13/00;F01K11/02;F01K1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再热式 汽轮机 能力 机组 效率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再热式汽轮机供汽能力及机组效率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给水旁路换热系统、供热系统和反馈控制系统。本发明通过同时调节中压缸供热抽汽调节阀和冷再热蒸汽至压力匹配器蒸汽调节阀的开度,使汽水换热器出口蒸汽压力和流量同时满足用户需求。根据用户的温度需求,结合根据汽水换热器的换热特性,控制给水泵出口至汽水换热器进水管道对应的给水流量。最后根据温度测量值选择汽水换热器回水管道中回水位置并开启对应的电动阀门。提供一种普适性和供热蒸汽温度参数调节能力较强,且无需设置喷水减温装置,可用于对在役机组进行供热改造,提升其工业供汽能力和机组效率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轮机抽汽供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再热式汽轮机供汽能力及机组效率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实现节能减排和充分利用热电联产的优越性,越来越多的再热凝汽式机组被改造成为供热机组。在现有的某些供热系统中,当用户需求的蒸汽温度参数较低时,供热蒸汽的温度与用户所需供热温度相差较大,需要对高温供热蒸汽进行使用喷水减温,导致高温供热蒸汽的能量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目前也有一些利用供热蒸汽的过热度提高给水温度,减少单位给水在锅炉中的吸热量,以提高电厂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的装置。如授权日为2016年8月31日,授权公告号为CN205535722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抽汽供热系统的能量梯级利用装置,该能量梯级利用装置需要根据锅炉给水回水和供热抽汽温度相匹配的原则,直接替代部分回热加热器,如果对役机组进行供热改造,该方案可能引起参数不匹配导致机组整体的热效率并非最优甚至下降,还会因为低负荷运行时的给水温度偏低导致脱销指标不合格,系统的普适性受限。因此该装置更适用于新建供热机组的设计(需对其影响的系统进行大幅改进设计),不适用于在役机组的供热改造。如授权日为2017年2月15日,授权公告号为CN205957140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热利用率高的供热系统。该供热系统通过加装蒸汽冷却器加热锅炉最终给水的方式利用高温蒸汽的部分过热度。该系统的蒸汽冷却器仅加热最终给水,系统相对简化,但是对供热蒸汽温度的适用范围和调节能力有一定局限性,所以仍需要设置喷水减温装置。
综上所述,对于在役机组的供热改造而言,目前尚无一种普适性和供热蒸汽温度参数调节能力较强,且无需设置喷水减温装置,可用于提升工业供汽能力和机组效率的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性和参数调节能力较强,可用于对在役再热式汽轮机组进行供热改造以提高其工业供汽能力及机组效率的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提高再热式汽轮机供汽能力及机组效率的系统,包括汽轮机组汽水系统、给水旁路换热系统、供热系统和反馈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的汽轮机组汽水系统包括锅炉,锅炉的过热蒸汽管道出口与高压缸进汽口相连通,高压缸的排汽口与锅炉的再热蒸汽管道入口相连通,锅炉的再热蒸汽管道出口与中压缸进汽口相连通,高压缸的一段和二段抽汽口分别与第一级高加和第二级高加的进汽口相连通,中压缸的一段和二段抽汽口分别与第三级高加和除氧器的进汽口相连通,除氧器、给水泵、第三级高加、第二级高加和第一级高加的进出水口依次相连通,第一级高加的出水口与锅炉的给水管道入口相连通;
所述的给水旁路换热系统包括给水泵出口至汽水换热器进水管道,给水泵出口至汽水换热器进水管道从给水泵至第三级高加给水管道的支路引出,与汽水换热器进水口相连通,给水泵出口至汽水换热器进水管道上安装有给水旁路至汽水换热器进水电动阀,汽水换热器的出水口与汽水换热器回水管道相连通,汽水换热器回水管道通过汽水换热器出水至第一级高加出口电动阀与和第一级高加至锅炉给水管道相连通,汽水换热器回水管道通过汽水换热器出水至第二级高加出口电动阀与第二级高加至第一级高加给水管道相连通,汽水换热器回水管道通过汽分水换热器出水至第三级高加出口电动阀与第三级高加至第二级高加给水管道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75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IC卡芯片抓取传送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大气氮沉降样品采集与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