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扁线定子组件及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7756.4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8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韩永杰;刘钧;冯颖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威迈斯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6 | 分类号: | H02K1/16;H02K3/04;H02K3/12;H02K3/28;H02K3/34;H02K3/5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吴敏 |
地址: | 2011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组件 电机 | ||
本发明公开了扁线定子组件及电机,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所有发卡线圈分为第一发卡线圈组、第二发卡线圈组、第三发卡线圈组,第一发卡线圈组中的发卡线圈位于第一层,第二发卡线圈组中的发卡线圈分别均布于第T、T+1、...、L‑1层中,第三发卡线圈组中的发卡线圈位于第L层;定子绕组包括分布在不同安装槽内不同磁极和不同层中的发卡线圈串联组成的M个并联的子绕组,且每个所述子绕组均由第一发卡线圈组、第二发卡线圈组、第三发卡线圈组中各组的部分或全部发卡线圈串联组成。本发明具有发卡线圈种类较少,定子组件成型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制造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扁线定子组件及电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蓬勃,车用驱动电机作为电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之一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且其性能对于整车的性能至关重要。目前车用电机朝着高速化,轻量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对电机的功率密度、效率水平、散热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扁线绕组相比常规的散线绕组具有更高的槽满率,更高功率密度和更优的散热能力,因此逐渐被用于车用驱动电机领域。相比散线绕组电机,扁线绕组电机每槽匝数较少,通常导体数为4、6、8,为方便调整每相串联匝数,一般存在多条支路并联。
为增加每相串联匝数可选性,公开号为CN104124803B的中国专利,披露了一种具有长节距和短节距线圈的条绕定子绕组布置,其附图2所示,将6层导体分为3套绕组,构成3路并联子绕组,但每个并联支路均只在相邻层(两层间)进行连接,3条支路存在较大的电流不平衡,从而引入了较大的环流附加损耗,降低高速运行时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106026435A的中国专利,披露了一种电装置和用于电装置的定子组件,其为6层导体3支路并联,其中2支路采用1、2层和5、6层的线圈串联,第3支路为3、4层的线圈串联,并联支路电流不平衡有所削弱,但仍有环流损耗,同时,增加了复杂的busbar结构,既增加了端部高度,也相应增加了成本。
进一步的,公开号为CN107546877A的中国专利,披露了一种每槽6层2路并联的扁线定子及电机,主发卡线分布于1/2层,3/4层,5/6层,但是由于存在2/3层,4/5层的跨接发卡线,且其引出线位于王冠侧,2支路引出线分别位于最外层和最内层,引出线和中性线均为异形线,从而导致了结构成型复杂,实际生产时所需模具数量较多,批量生产时增加了设备投入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定子组件结构成型复杂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扁线定子组件。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扁线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铁芯和至少一个定子绕组;
所述定子铁芯内壁沿周向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插接有发卡线圈,且同一安装槽中的多个所述发卡线圈槽内导体呈L层依次插接排布,所有所述发卡线圈按其直线段部分所处各自安装槽内位置不同分为第一发卡线圈组、第二发卡线圈组、第三发卡线圈组,所述第一发卡线圈组中的发卡线圈两直线段部分均位于对应安装槽的第一层发卡线圈所在位置,所述第二发卡线圈组中的发卡线圈两直线段部分分别均布于一对安装槽的第T、T+1、...、L-1层发卡线圈所在位置,L为≥2的偶数,T为<L的偶数,所述第三发卡线圈组中的发卡线圈两直线段部分均位于对应安装槽的第L层发卡线圈所在位置;
所述定子绕组包括分布在不同安装槽内的发卡线圈串联组成的M个并联的子绕组,且每个所述子绕组均由第一发卡线圈组、第二发卡线圈组、第三发卡线圈组中各组的部分或全部发卡线圈串联组成;
所述子绕组上均设有引出线,所述引出线位于定子铁芯的焊接侧,且所述引出线均连接于安装槽的第1层和第2层,或者,第L-1和L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威迈斯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威迈斯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77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