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新旧混凝土粘接力的界面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8077.9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8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舒兴旺;蔡丽娜;林浩;崔东霞;王威;张影;申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交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63/02 | 分类号: | C09J163/02;C09J163/00;C09J133/26;C09J11/04;E01C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08 | 代理人: | 易卫 |
地址: | 030032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新旧 混凝土 接力 界面 胶粘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新旧混凝土粘接力的界面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施工工艺。本发明的界面胶粘剂由纳米橡胶改性环氧树脂、纳米二氧化硅接枝改性环氧树脂、液态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环氧基活性稀释剂、吸水性树脂、分子筛封闭型固化剂、偶联剂、消泡剂、分散剂、高岭土、活性硫酸钙晶须、有机蒙脱土、触变剂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得的界面胶粘剂具有储存稳定性好,施工方便,质量稳定,与新旧混凝土粘结强度高,力学强度高,韧性好,抗冲击能力和抗疲劳能力强等优点,可显著提升新旧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特别适合于桥梁工程和对抗震要求较高的新旧混凝土粘结结构工程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新旧混凝土粘接力的界面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工程中,经常遇到新老混凝土界面结合问题,如加固修补混凝土坝面、路面、桥面、柱面,混凝土的分期施工等。由于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低,容易形成薄弱面,不能构成连续整体,受力后易发生沿界面的破坏,留下工程隐患,故新老混凝土界面结合问题是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关键技术问题。
目前,用于新老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材料主要分无机和有机材料两类。无机类材料有水泥净浆或水泥砂浆等。这类材料的主要缺点是粘结性差,虽能一定程度提高界面的粘结强度,但达不到完全消除薄弱界面的目的。有机类材料主要以环氧基结构胶为主,虽粘结强度相对较高,但具有以下缺点:(1)耐水性差。在潮湿环境下粘结强度降低,在水下浸泡耐久性更是大大降低。(2)耐温性差。与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相差太大,约为混凝土的4-5倍,易在温度反复变化下变形脱落。(3)需干面施工,湿面施工时界面粘接强度明显降低。因此开发一种粘结强度高,耐水性和耐温性优异且施工方便的高性能新旧混凝土界面胶粘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为保证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病害老化混凝土的修补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新旧混凝土界面结合难题,提供一种粘结强度高,耐水性和耐温性优异且施工方便的新旧混凝土界面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施工工艺,以满足新旧混凝土粘结工程需求。可显著提升新旧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特别适合于桥梁工程和对抗震要求较高的新旧混凝土粘结结构工程中。
本发明所述的提升新旧混凝土粘接力的界面胶粘剂为单组分环氧胶粘剂,按质量份数的配方组成为:纳米橡胶改性环氧树脂20-30份,纳米二氧化硅接枝改性环氧树脂15-30份,液态双酚F型环氧树脂40-65份,双环氧基活性稀释剂1-5份,吸水性树脂1-2份,分子筛封闭型固化剂30-50份,偶联剂0.5-1份,消泡剂0.1-0.2份,分散剂0.1-0.2份,高岭土50-100份,活性硫酸钙晶须5-15份,有机蒙脱土3-8份,触变剂0.5-1份;
上述配方中纳米橡胶改性环氧树脂、纳米二氧化硅接枝改性环氧树脂和液体双酚F型环氧树脂三者共计100份。
所述纳米橡胶改性环氧树脂为HH-080N系列产品。
所述纳米二氧化硅接枝改性环氧树脂是由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表面富集的羟基与环氧树脂分子结构中的环氧基通过化学反应接枝得到,其中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粒径为20-40nm,环氧树脂为液态双酚F型环氧树脂,纳米二氧化硅质量分数为2-4%。
所述液态双酚F型环氧树脂为NPEF-170环氧树脂。
所述双环氧基活性稀释剂为环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所述吸水性树脂为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
所述分子筛封闭型固化剂为CW-X144E。CW-X144E是一种吸收二亚乙基三胺的分子筛。
所述偶联剂为KH560。
所述消泡剂为BYK-066N。
所述分散剂为BYK-163。
所述高岭土为1250目煅烧高岭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交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省交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80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升降的物流搬运车
- 下一篇:一种简易的野外水样采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