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操作高辅精度的虚拟夹具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58296.7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0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欢;葛科迪;刘家成;丁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9/00;B25J9/08;B25J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王福新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操作 精度 虚拟 夹具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机器人操作高辅精度的虚拟夹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牵引机器人过程中的人手操作力进行前处理,得到与环境交互力,并将该与环境交互力转换为机器人末端沿虚拟夹具引导路径执行操作的期望速度和期望位姿;
S2获取机器人末端执行操作过程中的实际位姿与虚拟夹具引导路径最近的参考点位姿,并以此生成机器人末端位置轮廓误差补偿量和方向轮廓误差补偿量;
S3根据机器人末端的实际位姿对虚拟夹具引导路径的曲线参数进行限位处理,生成边界约束模型;
S4根据虚拟夹具引导路径以及边界约束模型对所述与环境交互力进行约束,生成约束后的操作力;
S5根据机器人末端的位置轮廓误差补偿量和方向轮廓误差补偿量生成误差补偿修正力,然后根据约束后的操作力和误差补偿修正力对机器人末端的路径偏差进行在线补偿,并生成机器人末端执行操作的期望速度和期望位姿,重复步骤S2至步骤S5,以此方式,使机器人能够在虚拟夹具引导路径上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操作高辅精度的虚拟夹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与环境交互力通过导纳控制转换为机器人末端的期望速度和期望位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操作高辅精度的虚拟夹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获得距离机器人末端实际位置点Pa最近的虚拟夹具引导路径参考点Pc,构建机器人末端实际位置轮廓误差模型:
εp=Pc-Pa
其中,εp为机器人位置轮廓误差补偿量,其方向由点Pa指向参考点Pc;
S22利用等效转轴和等效转角构建机器人末端实际位置方向轮廓误差模型:
εo=rcεo
其中,rc=[rcx,rcy,rcz]T为单位旋转轴向量,εo为绕轴rc旋转的角度;
S23根据所述机器人末端实际位置轮廓误差模型以及机器人末端实际位置方向轮廓误差模型,获取机器人末端实际位姿与虚拟夹具引导路径最近的参考点位姿,并以此生成机器人末端的位置轮廓误差补偿量和方向轮廓误差补偿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829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