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粉末活性炭的工业化再生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8749.6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4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雷;魏国强;徐继任;李海涛;程鹏;纪秀阳;高锦鹏;陈维英;彭辉;张余鑫;穆广杰;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清博生态材料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34 | 分类号: | B01J20/34;B01J20/30;B01J20/20;C01B32/36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赵斌;王增娣 |
地址: | 256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末 活性炭 工业化 再生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环保、危废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废粉末活性炭的工业化再生工艺。采用先进行造粒再进入回转窑碳化活化的方式,避免了粉末炭扬尘的影响,极大降低了烧蚀率;在进料前对造粒活性炭进行浇湿,避免了向回转窑中通入水蒸气对燃油机喷火的抑制作用,而且有利于活化过程中造孔,有效起到了活化作用;粘结剂采用杂质少的有机碳源材料,不会添加新的杂质,而且作为新的碳源,增加了活化原料,可操作性强,适于产业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危废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废粉末活性炭的工业化再生工艺。
背景技术
活性炭因其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吸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废气的处理。鉴于环保及成本的考虑,废粉状活性炭的再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目前主要的措施为废粉末活性炭直接再生或者造粒再生为柱状活性炭产品,例如申请号2012105567353的专利介绍了一种利用焦油和淀粉作为粘结剂制备柱状活性炭并且再生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只针对煤质活性炭,且不适合工业化生产;2018106295279的专利介绍了一种制药工业用活性炭的再生方法,再生炉为辊道窑炉,不存在扬尘的问题,但是辊道窑炉耗能非常大,市场接受度低。
目前工业生产上活性炭的再生设备一般为回转窑,产量大,耗能少,但由于粉末活性炭在回转窑内容易扬尘,且烧蚀率大,通入水蒸气时容易对燃油机喷火形成抑制作用,因此目前还没有见到利用回转窑工业化再生废粉末活性炭的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废粉末活性炭的工业化再生工艺。通过造粒—再生—磨粉,实现工业化生产,主要步骤包括将废粉末活性炭晾干,然后与粘结剂、蒸馏水混合,将混合后的物料造粒,然后将粒状废活性炭晾干,将晾干后的粒状废活性炭利用旋转进料机进料活化,活化前将晾干的活性炭浇湿,出料后利用磨粉机磨成粉末得到再生粉状活性炭。本发明中废粉末活性炭的活化利用普通的回转窑进行工业化生产,碳化活化一体化,在降低能耗和设备成本的基础上,有效的解决了粉末炭扬尘的问题,极大的降低了烧蚀率等问题,且该过程中粘结剂采用有机碳源材料,不添加新的杂质,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废粉末活性炭的再生活化,纯度高,且可操作性强,非常适合产业化。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废粉末活性炭的工业化再生工艺,具体步骤包括:
1)造粒:将废粉末活性炭晾干,与粘结剂、蒸馏水混合均匀后利用造粒机进行造粒,造粒后晾干;
2)碳化活化:将造粒晾干后的废活性炭利用回转窑进行碳化活化,碳化活化前将晾干的活性炭浇湿,回转窑中碳化活化温度为700-850℃,粒状废活性炭在回转窑中的停留时间为30-90min;
3)碳化活化后利用磨粉机磨成粉末,即得再生粉状活性炭。
本发明所适用的废粉末活性炭为木质或煤质活性炭。
步骤1)中所述的粘结剂为淀粉、田菁粉、废糖蜜、羧酸纤维素等碳源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复配。
步骤1)所述的废粉末活性炭:粘结剂:水的质量比例为54~50:2~10:40~44,最优比为50:10:40。
步骤1)所述的废粉末活性炭晾干至含水量5%以下。
步骤1)所述的废粉末活性炭的造粒形状不限,优选为柱状、球状、粒状。
步骤2)中所述的回转窑中碳化活化温度优选为750-850℃。
更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回转窑中碳化活化温度为800-850℃,粒状废活性炭在回转窑中的停留时间为60min左右;更好的温度和停留时间的控制能够使得到的再生活性炭碘吸附质更高,品质更加优异。
步骤2)碳化活化前将晾干的活性炭浇湿至其湿度10%-30%。控制此范围的湿度,既能满足碳化活化时的湿度需求,也能保证废粉末活性炭继续保持粒状,不松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清博生态材料综合利用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清博生态材料综合利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87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