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耦合电感的boost升压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9281.2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4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周道龙;项亚南;何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M3/156 | 分类号: | H02M3/15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查俊奎;奚铭 |
地址: | 21415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耦合 电感 boost 升压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耦合电感的boost升压电路,包括电感L1、电感L2、二极管D、电解电容C、负载电阻R0和MOS管Q,二极管D、电感L1、电感L2和MOS管Q串联,二极管D的阴极连接电感L1,电感L1和电感L2为同向串联,电感L2连接MOS管Q的漏极,二极管D的阳极连接输入电压的正极,MOS管Q的源极连接出入电压的负极,输入电压为直流电压,电解电容C与电感L2和MOS管Q的串联电路并联,负载电阻R0和电解电容C并联,电感L1和电感L2的匝数比为n:1,负载电阻R0两端的电压为输出电压,MOS管Q采用N沟道增强型;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设计和控制,具有工程实用价值,能够实现升压比高时效率也高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耦合电感的boost升压电路。
背景技术
boost电路是开关电源中常用的一种升压电路,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控制等优点,但是,传统型boost电路有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随着占空比的增加其效率将迅速减小,难以达到理想的升压状况,理论上只要增加其占空比就可获得任意升压比,甚至可以达到无穷大,但是由于电路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损耗如二极管损耗,MOS管的损耗,线路损耗等,导致其随着占空比的增加(即升压比的增高)其效率迅速减少,由此,传统型boost电路的升压比和效率之间存在着一种矛盾,即升压比高时其效率必定降低,而要想有较高的效率其升压比只能降低,由此,传统型boost电路存在高升压比与高效率难以兼得的问题。
鉴于传统boost电路存在的缺点,有很多基于耦合电感的新型升压电路被提出来。以文献[1]梁文娟,谭国东,陈浩,胡雪峰.一种零纹波耦合电感高增益DC-DC变换器[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9,24(04):14-21、文献[2]丁杰,赵世伟,文楚强.单开关低电压应力的高增益Boost变换器[J].电子技术应用,2019,45(12):125-128和文献[3]何焕文,王晓刚.非隔离型Boost变换器拓扑结构综述[J].机电信息,2020(08):23-25+27中所提出的boost升压电路为例,他们都是利用耦合电感来提升boost电路的性能。这些电路从理论上分析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boost电路的缺点,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电路过于复杂,极大的增加了电路的设计难度和控制难度,也极大的提高了使用成本,缺乏可实用性,特别是在企业生产产品时,不但要考虑其产品的性能,还要考虑其生产成本,而且由于使用了更多的元器件,其损耗也大大增加,降低了效率。所以说这些电路虽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却缺乏工程实用价值,因此这些复杂的升压电路很难得到大面积推广使用。以文献[4]方宇,魏腾飞,谢勇,邢岩.应用在UPS中的耦合电感型Boost电路分析[J].电力电子技术,2009,43(12):76-78和文献[5]AN-5081.High Gain Step-up Converter withCoupled Inductor for Piezoelectric Element Drive https://www.onsemi.com/pub/Collateral/AN-5081.pdfJP.pdf中所提出的boost升压电路为例,这两个文献中所提出的基于耦合电感的boost升压电路与文献[1]、文献[2]和文献[3]中的电路相比较,电路结构简单,但是,其与传统型boost电路存在一样的问题:随着占空比的增加(即升压比的增高)其效率迅速减少,高升压比与高效率难以兼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传统型boost电路与简单的基于耦合电感的boost升压电路存在高升压比与高效率难以兼得及能够克服传统型boost电路的缺点的基于耦合电感的boost升压电路过于复杂,极大的增加了电路的设计难度和控制难度,也极大的提高了使用成本,缺乏可实用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耦合电感的boost升压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设计和控制,具有工程实用价值,能够实现升压比高时效率也高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92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