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流体各向异性电导率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9463.X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5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王道亮;许令顺;付明;刘天霁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27/22 | 分类号: | G01R27/22;G01R1/02;G01R1/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流体 各向异性 电导率 装置 | ||
一种测试流体各向异性电导率的装置,涉及实验检测技术领域,解决如何提供一种用于流体各向异性电导率测试的装置的问题,包括施压腔体、流动腔体、侧向电极片组、纵向电极片组、阀门;流动腔体的一端与施压腔体密封连通,另一端的末端处安装阀门;侧向电极片组包含两个正对布置、紧密贴装于流动腔体内壁的电极片,电极片与流动腔体内壁贴合处作绝缘处理;纵向电极片组包含两个正对布置、垂直于流动腔体的中轴线、可抽出或推入流动腔体的电极片;侧向电极片组用于测试流体侧向的电导率;纵向电极片组用于测试流体流动方向的电导率。该装置结构组成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验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流体各向异性电导率的装置。
背景技术
各向异性是指物质的全部或部分化学、物理等性质随着方向的改变而有所变化,在不同的方向上呈现出差异的性质。各向异性是材料和介质中常见的性质,例如液晶、纤维等都具有各向异性的电学、光学等特性。测试评价各向异性材料和介质在不同方向上的电学、光学等性质是现代科学实验中常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了解材料和介质物理特性、开发新型传感器件十分重要的途径。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 208818771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用于各向异性导热片的热阻测试装置》公开了用于各向异性导热片的热阻测试装置设有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在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之间设有测试平台,上支撑座下端面的一端设有发热组件,另一端设有上支撑部,下支撑座上端面上且与发热组件相对位置设有冷却组件,与上支撑部相对位置设有下支撑部,在测试平台内分布有多个用于采集待测各向异性导热片厚度及温度的采集装置,采集装置与控制单元连接。
虽然上述实用新型专利通过采集装置采集待测各向异性导热片厚度数据及横向和纵向的温度数据,并通过控制单元根据厚度数据、横向和纵向的温度及功率数据计算出各向异性导热片的热阻及导热系数。此外,通过设置施压装置,可满足不同客户对于不同压力的测试需求,使用范围广泛。但是上述发明专利是用于各向异性导热片的热阻测试,并不能用于测试流体的各向异性电导率。且目前市场上并没有可以测试各向异性流体电导率的成熟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目前市场上并没有可以测试各向异性流体电导率的成熟装置,提供一种用于流体各向异性电导率测试的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测试流体各向异性电导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压腔体(1)、流动腔体(2)、侧向电极片组(3)、纵向电极片组(4)、阀门(5);施压腔体(1)包括活塞(11)、活塞支杆(12)、主腔体(13);活塞(11)与活塞支杆(12)连接,活塞(11)的端面的四周边缘紧密贴合于主腔体13的内表面;主腔体(13)顶端开口、底端密封、侧面开孔;流动腔体(2)的一端采与所述的侧面开孔严密连接、另一端的末端处安装阀门(5);所述的侧向电极片组(3)包含两个正对布置、紧密贴装于流动腔体(2)内壁的电极片,所述的电极片与流动腔体(2)内壁贴合处作绝缘处理;所述的纵向电极片组(4)包含两个正对布置、垂直于流动腔体(2)的中轴线、可抽出或推入流动腔体(2)的电极片;所述的侧向电极片组(3)用于测试流体侧向的电导率;所述的纵向电极片组(4)用于测试流体流动方向的电导率。
目前市场上并没有可以测试各向异性流体电导率的成熟装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便、可快速测定所有具有流动性的液晶、纤维溶液等、导电高分子溶体等各向异性物质电导率的测试装置;通过施压腔体挤压腔体内的流体快速通过狭长管道使流体实现宏观取向,利用腔体内壁预先布置的电极片连接测试仪表,从而实现对流体侧向和流体流动方向的电导率的原位测试,该装置结构组成简单、操作方便。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施压腔体(1)还包括连通管(14),所述的主腔体(13)顶端开口、底端开孔;所述的连通管(14)一端与底端开孔严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流动腔体(2)的一端严密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未经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94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