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生物反馈及远程探望的智能医疗服务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9672.4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0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东;占宏;杨辰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B25J11/00;B25J19/02;B25J19/04;B25J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郑浦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生物 反馈 远程 探望 智能 医疗 服务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生物反馈及远程探望的智能医疗服务机器人,包括机身和控制模块、通信模块、视觉感知模块、全向移动模块、SLAM建图导航模块、测温模块、消毒模块及语音和视频模块;控制模块连接并控制视觉感知模块、全向移动模块、SLAM建图导航模块、测温模块、消毒模块、通信模块及语音和视频模块;视觉感知模块具有深度摄像头,深度摄像头连接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无线连接患者家属的移动终端,控制模块用于在患者行为异常、完成诊疗或者患者温度异常的情况下触发语音和视频模块语言提醒,在需安抚患者情绪的情况下触发模块语音和视频模块情绪安抚。本发明可以实现生物反馈及远程探望,具有较高的人机交互能力和智能化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实现生物反馈及远程探望的智能医疗服务机器人。
背景技术
医疗服务机器人能够协助医护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士的工作,有助于节约医疗资源,降低人工成本。医院和医疗实践已经引入了大量的自动化技术,如使用传送机器人来完成派送药物,给患者配送午餐,将病人标本和医疗设备运送到不同的实验室等工作,有些医院专门设立运送机器人用来打开遥控门甚至是参与做手术这类复杂性更高的任务,他们的参与范围可以从简单地帮助固定手术工具到自主执行整个手术。
随着医疗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医疗服务机器人也开始充当看护的角色,尤其是面向老年人。如今,世界各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对日常琐事以及检查患者的医疗任务援助需求不断增加,这些工作很繁琐、强度大,且薪资相对较低,所以常常很难招聘到员工。而机器人擅长重复性、工作流程固定的工作,而且可以长时间连续作业,因此可以胜任多种任务,例如清洁,起床唤醒和其他的日常需求。对于患者来说,除了生理健康照顾,他们的心理健康也同样需要引起重视。为了给予患者更加全面的照顾,改善精神生活和缓解他们的社会孤立感,帮助康复,医疗机器人还需要具有陪伴作用,因此有必要开发出具有生物反馈例如识别情绪并给予情绪安抚,以及及时联系患者家属功能的医疗机器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生物反馈及远程探望的智能医疗服务机器人,该医疗服务机器人可以实现生物反馈及远程探望,具有较高的人机交互能力和智能化水平。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实现生物反馈及远程探望的智能医疗服务机器人,包括:机身和安装在机身上的控制模块、通信模块、视觉感知模块、全向移动模块、SLAM建图导航模块、用于检测人体温度的测温模块、消毒模块及语音和视频模块,其中,
视觉感知模块具有连接控制模块的深度摄像头,深度摄像头用于采集场景的彩色图、深度图,并将这些采集信息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根据采集信息得出患者行为和情绪、相关诊疗设备的工作情况的分类识别结果,相关诊疗设备的工作情况包括输液进度、心电图波形数据;
SLAM建图导航模块和全向移动模块分别连接控制模块,SLAM建图导航模块用于采集环境数据,基于环境数据和深度摄像头的采集数据构建对应的地图,基于地图和目的地生成导航路线,并将地图和导航路线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导航路线和地图控制全向移动模块的位移和速度;
测温模块和消毒模块分别连接控制模块,测温模块用于检测人体温度,并将温度检测数据发送给控制模块;消毒模块用于对机器人所在空间进行消毒;
语音和视频模块、通信模块分别连接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患者行为和情绪、相关诊疗设备的工作情况的分类识别结果以及温度检测数据对患者进行监测,在监测到患者行为异常、完成诊疗或者温度异常的情况下触发语音和视频模块进行语言提醒;在需安抚患者情绪的情况下触发语音和视频模块播放与安抚情绪相关的内容,以及利用通信模块无线连接患者家属的移动终端,通过与患者家属远程视频来进行情绪安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96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壳体组件及手机
- 下一篇:低粘度高力学性能的聚氨酯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