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不可吸收纤维编织材料的体腔负压引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9882.3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7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勾善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泰山北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50 | 代理人: | 董佳佳 |
地址: | 430022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不可 吸收 纤维 编织 材料 体腔 引流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不可吸收纤维编织材料的体腔负压引流系统,包括球囊,所述球囊两端为接头,且每个接头均内置有单向阀结构,所述球囊一侧接头连接有引流主管,所述引流主管末端连通有若干引流支管,每根引流支管末端还连接有不可分离的不可吸收纤维编织材料,所述球囊一侧接头连接有引流袋,本发明通过不可吸收纤维编织材料围绕手术吻合口等部位,因毛细现象,吻合口周围的液体可被吸入到不可吸收纤维编织材料内,由引流主管可通过负压将不可吸收纤维编织材料内的引流液引出体外,从而能够保证吻合口干燥,促进吻合口愈合,降低吻合口漏造成的感染与出血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不可吸收纤维编织材料的体腔负压引流系统。
背景技术
体腔内手术后的引流是外科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后局部组织渗液、消化道液、淋巴液等液体需要引流到体外。术后产生的积液,特别是具有腐蚀作用的消化液和含有病原的液体,如不能确切的引流到体外,在局部积聚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愈合不良、感染、局部组织腐蚀出血等严重的临床问题,这些问题甚至可以引起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导致二次手术甚至患者死亡,处理这些问题增加患者痛苦并且占用大量医疗资源,而在存在消化道瘘或者吻合口愈合不良的情况下该问题更为严重。
目前临床主要使用引流管引流局部积液,该方法存在需要积液自然流至引流管区域、消化道瘘区或吻合口愈合不良区无法达到组织干燥、引流管易脱离引流区域、组织分隔造成引流不良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目前的引流管引流模式下无法完全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不可吸收纤维编织材料的体腔负压引流系统,以解决现有引流管引流效果不佳、组织无法干燥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基于不可吸收纤维编织材料的体腔负压引流系统,包括球囊,所述球囊两端为接头,且每个接头均内置有单向阀结构,所述球囊一侧接头连接有引流主管,所述引流主管末端连通有若干引流支管,每根引流支管末端还连接有不可分离的不可吸收纤维编织材料,所述球囊一侧接头连接有引流袋。
进一步的,所述不可吸收纤维编织材料与引流支管末端之间通过硬质丝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支管的侧壁开有侧孔或者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不可吸收纤维编织材料为用于包裹吻合口或者填充体腔的棉样柔软多孔疏松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阀结构为向外突出的膜瓣结构,所述膜瓣结构中央开有细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将不可吸收纤维编织材料填充于术后产生积液及体液外漏的高风险区域,因其多孔结构的虹吸作用,可将引流液吸入不可吸收纤维编织材料而保持高风险区域的干燥,促进组织愈合;反复按压球囊,由于两个同向单向阀结构的作用,引流液会依次通过引流支管、引流主管、球囊,最终被吸至引流袋内;组织愈合后即可拔除引流主管,由于不可吸收纤维编织材料与引流支管不可分离,可一并拔除。通过本系统,解决了目前引流管系统需要积液自然流至引流主管区域、消化道瘘区或吻合口愈合不良区无法达到组织干燥、引流主管易脱离引流区域、组织分隔造成引流不良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体腔负压引流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单向阀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98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