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级全过程海绵雨水生物滞留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60234.X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2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潘龙;张瑞斌;刘清泉;奚道国;张燕;李澄;赵苏;吴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南京九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7 | 代理人: | 严巧巧 |
地址: | 210014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全过程 海绵 雨水 生物 滞留 | ||
1.一种多级全过程海绵雨水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
从高到低设置有多级阶梯滞留池,每级滞留池设置有多层填料层,所述多层填料层不同层级的填料透水系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减,所述滞留池内水流同时呈现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流动;
每级滞留池最下层的填料层底部和相邻下一级滞留池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填料层中设置有相连通的布水管道,所述布水管道位于每级滞留池最下层的填料层底部的开口朝下,位于相邻的下一级滞留池填料层中的开口朝上;
所述多层填料层为3层,从高到低依次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所述填料第一层为卵石,第二层为轻质填料,第三层为砾石;
当年降水量大于800mm时,所述多级阶梯滞留池的连接方式为:每级滞留池第三层的填料层底部和相邻下一级滞留池第一层的填料层相连接;
当年降水量小于800mm时,所述多级阶梯滞留池的连接方式为:每级滞留池第三层的填料层底部和相邻下一级滞留池第二层的填料层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全过程海绵雨水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滞留池最高一层长度方向上远离相邻下一级滞留池的一侧设置为进水侧,所述滞留池长宽比小于4: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全过程海绵雨水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定义从高到低设置的滞留池的级别随高度依次下降而逐级递增,不同级的滞留池同一层别填料材质相同,同一层别填料粒径随滞留池级别依次递增而逐级递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全过程海绵雨水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定义位于最高位置处的滞留池为第一级滞留池,所述第一级滞留池中的卵石粒径为25mm-30mm,滞留池每增加一级时,新增滞留池中的卵石粒径递减5mm;所述第一级滞留池中的轻质填料粒径为12mm-15mm,滞留池每增加一级时,新增滞留池中的轻质填料粒径递减3mm;第一级滞留池中的砾石粒径为6mm-8mm,滞留池每增加一级时,新增滞留池中的砾石粒径递减2m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全过程海绵雨水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管道为穿孔管。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全过程海绵雨水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滞留池上相对进水侧的另一侧的第一层顶端设有可开闭阀门,第二层底端设有出水装置,所述出水装置从第二层底端进水,出水口位置高于进水口位置。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全过程海绵雨水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滞留池上相对进水侧的另一侧的第一层顶端设有可开闭阀门。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多级全过程海绵雨水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级滞留池的填料层每层层高相等,所述层高为300mm-4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龙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龙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023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