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田三相脱水开式输油系统及脱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1324.0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1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池坤;李姝仪;张平;申芙蓉;王璐;张超;王晗;杜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33/00 | 分类号: | C10G33/00;C10G33/04;G05B19/05;G01D2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王伟超 |
地址: | 710018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三相 脱水 输油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一级脱水模式的油田站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田三相脱水开式输油系统及脱水方法。本发明通过收球装置、加药装置、第一加热炉、缓冲罐、伴生气分液器、三相分离器、沉降罐、净化罐、外输泵、第二加热炉、双比重排液阀、污油回收装置和PLC控制器有机组合而成。本发明能够实时采集动态信息数据且能远程控制,对超限运行的设备发出预警信号并进行调节,不仅安全可靠性高,而且大大减少了操作人员的用工数量。本发明通过接受井场来的含水油、含水油加药并加热、含水油的缓冲及初步分离、含水油的进一步分离和液体加热并外输五个步骤,完成了油田沉降脱水,本发明具有工艺优化、流程简洁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级脱水模式的油田站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田三相脱水开式输油系统及脱水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许多的油田横跨多个省,面对油田持续稳产带来地面设施的刚性增长与劳动用工紧张的突出矛盾,无人值守建设对缓解公司劳动用工紧张形势开辟了新的路径,对油田转型升级、现代化建设、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场站无人值守是实现减人增效的主要手段,要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坚持安全、高效、经济的原则建设、运行和管理。现有技术中的脱水站场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井场来的含水油先经收球装置后加入药剂进入加热炉加温,来液经缓冲罐初步分离后,气体去往伴生气分液器,油水混合物进入沉降罐和净化罐脱水净化后外输。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
新建站场要实现场站建设与数字化建设相同步,老站要大力推广数字化改造,不断扩大数字化覆盖面,尽可能建成数字化无人值守站,推动劳动组织架构改革和扁平化管理,切实降低一线劳动用工数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三相脱水开式输油系统及脱水方法,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时采集动态信息且能远程控制,以节省人力的油田三相脱水开式输油系统;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工艺流程简洁且安全可靠性高的油田三相脱水开式输油系统及及脱水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油田三相脱水开式输油系统,包括收球装置、加药装置、第一加热炉、缓冲罐、伴生气分液器、三相分离器、沉降罐、净化罐、外输泵和第二加热炉;所述的收球装置、第一加热炉、缓冲罐、三相分离器、沉降罐、净化罐、外输泵和第二加热炉从含水油的入口端从前至后依次连接,所述加药装置连接在收球装置和第一加热炉之间,所述伴生气分液器分别与缓冲罐和三相分离器连接,所述外输泵由并联的第一外输泵和第二外输泵组成,还包括双比重排液阀、污油回收装置和PLC控制器;所述双比重排液阀连接在伴生气分液器与第二加热炉输出端之间;所述收球装置上设置有与PLC控制器电信号连接的温度压力监测远传及报警装置;所述加药装置上设置有与PLC控制器电信号连接的液位监测远传装置;所述第一加热炉上设置有与PLC控制器电信号连接的锅炉控制装置;所述缓冲罐和相分离器上分别设置有与PLC控制器电信号连接的压力液位监测远传装置;所述沉降罐和净化罐分别设置有与PLC控制器电信号连接的液位监测远传报警装置;所述第一外输泵和第二外输泵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远程控制开关,所述远程控制开关与PLC控制器电信号连接;所述的污油回收装置分别与缓冲罐、伴生气分液器、三相分离器、沉降罐和净化罐连接,所述污油回收装置上设置有与PLC控制器电信号连接的液位计。
所述的液位监测远传装置为防爆电热液位计。
所述的温度压力监测远传及报警装置包括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和报警器;所述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和报警器分别设置在收球装置上且分别与PLC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所述的锅炉控制装置包括全自动燃烧器、远传液位计和温控计;所述全自动燃烧器、远传液位计和温控计分别与PLC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所述的压力液位监测远传装置包括压力变送器和数字液位显示仪;所述压力变送器和数字液位显示仪分别与PLC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所述的液位监测远传报警装置是数字液位显示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13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