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立体车库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61380.4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6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陶丽萍;于国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G08G1/14;E04H6/18;E04H6/22;E04H6/42;G07C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黄莹 |
地址: | 21402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立体车库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立体车库管理系统,其立体空间利用率高,存取方便,且成本较低,非常适用于用地紧张、车辆存取操作频繁的场所中推行使用。其包括:作为系统核心控制模块的总控模块,存储用户信息、对不同级别的用户的权限进行管理的用户权限管理模块,图像识别模块、客户端、以及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控制的客户端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PLC控制模块、自动控制模块;所述PLC控制模块采用主从站通信模式,基于CC‑Link通讯的方式与车库的所述升降结构、所述移动平台进行数据交换;所述自动控制模块基于车辆自动存取逻辑,将驱动指令发送给所述PLC控制模块,通过所述PLC控制模块对车库的升降结构、移动平台进行控制,实现车辆的自动存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立体车库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均车辆占有率的增长,如何解决存车问题已经是城市管理中一个重大课题。在用地紧张、车辆存取操作频繁的场所中,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现有的立体车库包括:升降或横移式(PSH)、巷道码垛式(PXD)、垂直提升式(PCS)和水平或垂直循环式(PDS)。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升降或横移式立体车库(PSH)虽然成比较低,但是车位数量有限;并且,横移式立体车库存取必须有较多空位才能完成;升降式立体车库虽然车位可以动态变化,但是造价相对较高;巷道码垛式立体车库(PXD)操作简单,但造价高昂,存取车效率极低,通常每分钟只能存取一辆汽车;垂直提升式立体车库(PCS)整体布局呈现“塔式”结构,运行速度快、存取高效、省电、环保。但其对设备可靠度要求极高、占地面积较大;水平或垂直循环式立体车库(PDS),充分利用狭长的地带,场地利用效率高,但其取车时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才能够进行取车,往往也只能满足于小规模停车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立体车库无法兼顾空间利用率、存取效率、成本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立体车库管理系统,其立体空间利用率高,存取方便,且成本较低,非常适用于用地紧张、车辆存取操作频繁的场所中推行使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智能立体车库管理系统,其包括:作为系统核心控制模块的总控模块,存储用户信息、对不同级别的用户的权限进行管理的用户权限管理模块,图像识别模块、客户端、以及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控制的客户端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PLC控制模块、自动控制模块;
所述PLC控制模块采用主从站通信模式,基于CC-Link通讯的方式与车库的所述升降结构、所述移动平台进行数据交换;
所述图像识别模块包括车牌识别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基于所述PLC控制模块通讯连接车库中的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将采集的图像数据传入到所述图像识别模块中,基于图像识别算法进行人脸识别、车牌识别;
所述自动控制模块基于车辆自动存取逻辑,将驱动指令发送给所述PLC控制模块,通过所述PLC控制模块对车库的升降结构、移动平台进行控制,实现车辆的自动存取;
所述客户端为基于移动端实现的应用程序,其通过所述客户端管理模块与所述总控模块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车辆存车操作;
所述用户权限管理模块对所有的用户信息进行存储、管理,且对于不同级别的用户权限进行定义、分配;
在所述总控模块中,包括两种控制模式:小区模式、城市综合体模式;
所述小区模式中,用户通过所述客户端将个人信息、车辆信息进行登记,所述总控模块将用户的个人信息、人脸图像和车牌号码进行绑定,同时传入到所述用户权限管理模块分配用户权限、且存储用户信息;存车时,所述摄像装置采集人脸图像传入所述图像识别模块进行图像识别,识别出用户信息后,传入所述总控模块;所述总控模块进行登记信息确认,如果是登记过的用户,且车库为空,则调用所述自动控制模块进行自动存车操作;如果是没有登记过的用户,则拒绝存车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未经无锡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13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