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溶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1444.0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0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华;赵洪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国通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3/20;B01F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锐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6 | 代理人: | 黄海霞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溶药装置,所述溶药装置包括溶药部、驱动部和载药部。所述载药部内设置至少一个破碎件,有利于在后续的污泥处理过程中使板结的药剂在投加过程中和投加后能够随溶剂的流动与所述破碎件发生作用而进一步粉碎,以辅助药剂的快速溶解;另外,通过网结构覆盖所述载药部开设的若干镂空区域,并控制所述网结构的平均孔径不超过4毫米,有利于防止投放药剂的过程中产生飞溅,以及拦截所述药剂中的大颗粒杂质以及未溶解的大颗粒药剂,避免堵塞和所述溶药装置相关的管路,并保证了污泥处理工艺的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溶药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使用生物沥浸工艺处理污泥的过程中,需要向污水或污泥中投加药剂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药剂的添加方式和溶解状态和工艺运行效果密切相关。由于溶药装置体积较庞大,通常需要自溶药装置的顶部投放药剂,若投放不当容易产生飞溅,影响现场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降低处理效率;另外,由于药剂的使用量大,如溶解不充分容易堵塞管口,影响工艺的运行效果。
授权公告号为CN20878621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加药装置,该装置内设置圆管,圆管内部设有加药管,加药管顶端胶合加药斗,通过伺服电机带动圆管旋转,进而带动加药管和加药斗左右移动以将药剂输送至污水处理池的中部。但是,由于加药斗的容量有限,加完全部药剂耗时较长;另外,粉体或固态药剂在圆管内输送的过程中容易附着在圆管内壁,造成药剂的浪费,不利于提高工艺的处理效果。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的溶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污泥处理的溶药装置,以防止投放药剂的过程中产生飞溅并有利于快速溶解和过滤药剂并最大限度减少药剂的损耗量,保证污泥处理工艺的稳定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所述溶药装置包括溶药部、驱动部和载药部,所述载药部的容积不低于2立方米,以容纳1-1.25吨药剂;所述载药部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破碎件,以对所述药剂进行破碎处理;所述载药部的侧壁和底部具有若干通孔,以形成若干镂空区域;所述载药部内设置有网结构,以覆盖所述若干镂空区域,所述网结构的平均孔径不超过4毫米;所述载药部可拆卸固定连接于所述溶药部,以收容于所述溶药部;所述驱动部设置于所述溶药部,以带动所述溶药部内的液态物质处于流动状态。
本发明的所述溶药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载药部内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破碎件,所述驱动部设和所述载药部均设置于所述溶药部,有利于在后续的污泥处理过程中使板结的药剂在投加过程中和投加后能够随溶剂的流动与所述破碎件发生作用而进一步粉碎,以辅助药剂的快速溶解;另外,通过所述网结构覆盖所述载药部的所述若干镂空区域,并控制所述网结构的平均孔径不超过4毫米,有利于防止投放药剂的过程中产生飞溅,以及拦截所述药剂中的大颗粒杂质以及未溶解的大颗粒药剂,避免堵塞和所述溶药装置相关的管路,并保证了污泥处理工艺的稳定运行。
优选的,所述若干镂空区域的面积占所述载药部的外侧壁和底部总面积的至少70%。其有益效果在于:有利于溶解后药剂从所述载药部中快速逸出以参与污泥处理工艺,提高工艺效率。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若干镂空区域的面积占所述载药部的外侧壁和底部总面积的不超过90%。其有益效果在于:有利于在提高工艺效率的同时兼顾所述载药部的抵抗形变能力。
优选的,所述网结构焊接于所述载药部内壁,以加强抵抗形变的能力。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若干镂空区域包括底部镂空区域,所述载药部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承托件,以形成所述底部镂空区域。
优选的,所述网结构的组成材料为不锈钢,所述载药部外侧壁的组成材料为8号不锈钢角钢,所述载药部底部由10号不锈钢槽钢围成,所述承托件的组成材料为8号不锈钢角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国通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国通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14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