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呼吸指标同步测量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1768.4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8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玮;马德东;和茹欣;雷晟暄;韩毅;马志祥;孟祥伟;孙海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B5/08;A61B5/087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祖之强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指标 同步 测量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多呼吸指标同步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创呼吸机、呼吸面罩和处理器,所述无创呼吸机和呼吸面罩通过至少一根吸气管道与至少一根呼气管道连接;
每根吸气管道和呼气管道上均连接有至少一根旁路管道,每根旁路管道内设有压力传感器,用于输出与主气道压力成正比的模拟电压信号到处理器;
吸气管道内靠近无创呼吸机的位置设有与处理器连接的第一流量传感器,呼气管道内靠近呼吸面罩的位置设有与处理器连接的第二流量传感器,所述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各个旁路管道的模拟电压信号以及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和第二气体流量传感器的监测信号,同步得到多个呼吸指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呼吸指标同步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设置在吸气管道和旁路管道的交叉点与无创呼吸机之间,所述第二气体流量传感器设置在呼气管道和旁路管道的交叉点与呼吸面罩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呼吸指标同步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的位置与吸气管道和旁路管道的交叉点之间的距离为2厘米~3厘米。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呼吸指标同步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的位置与呼气管道和旁路管道的交叉点之间的距离为2厘米~3厘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呼吸指标同步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和第二气体流量传感器均为层流式气体流量传感器。
6.一种多呼吸指标同步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呼吸指标同步测量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吸气时,来自无创呼吸机提供的氧气流流经吸气管道,通过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监测氧气流的气体容积流量数据,得到吸气潮气量;
当呼气时,通过面罩的呼气管道向外呼出气体,通过第二气体流量传感器监测二氧化碳流的气体容积流量数据,得到呼气潮气量;
根据当前时刻的吸气潮气量和呼气潮气量的比值,结合前一周期内对应的吸气潮气量和呼气潮气量的比值,根据两个比值的差的绝对值评估多呼吸指标同步测量系统的实时漏气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呼吸指标同步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氧气流向前流经吸气管道与旁路管道交叉点,部分氧气流流经旁路气道,旁路气道的压力传感器输出模拟电压信号到处理器,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模拟电压信号实时计算吸气管道压力,得到吸气压。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呼吸指标同步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氧化碳流向前流经呼气管道与旁路管道交叉点,部分二氧化碳流流经旁路气道,旁路气道的压力传感器输出模拟电压信号到处理器,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模拟电压信号实时计算出呼气管道压力,得到呼气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呼吸指标同步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吸气压和呼气压的计算方式,具体为:
其中,是由历史数据得到的经验参数,y即为主气道压力,x为旁路气道的压力。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呼吸指标同步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吸气潮气量与呼气潮气量的计算方式为:
其中,qv即为所求气体容积流量数据,d为吸气与呼气管道的等效内经,l为吸气与呼气管道的等效长度,u为气体动力黏度,Δp为气体流经管道产生的静压力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176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气式柔性吸能总成
- 下一篇:一种用于石化领域的复式膨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