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填埋场中渗滤液抽排试验的抽液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2769.0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6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章涛;施建勇;韩尚宇;吴珣;李修磊;余建杰;吕辉;郭晓钧;龚剑;纪晓磊;叶云雪;罗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5/22 | 分类号: | E03F5/22;E02D31/00;E02D33/00;C12M1/107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黄文亮 |
地址: | 3300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填埋场中 渗滤 液抽排 试验 抽液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填埋场中渗滤液抽排试验的抽液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电箱、水泵全自动液位控制器、中空管道、潜污泵。在垃圾填埋层中,所述中空管道上部周围设有黏土密封层,中空管道下部开有小孔。所述潜污泵放入中空管道底部,潜污泵电源线依次连接所述水泵全自动液位控制器和所述电箱,排液管依次连接潜污泵和渗滤液收集池。液位控制线一端分别穿过配有导向接头的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套用空心管后,放入中空管道,另一端连接水泵全自动液位控制器。将浮球粘贴在标尺杆的底端,并放入中空管道,用以测量液位。本发明涉及的抽液井结构合理,密封性好,施工方便,并利于渗滤液和沼气的收集以及填埋场中的抽液试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填埋场现场试验研究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填埋场中渗滤液抽排试验的抽液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活垃圾卫生填埋依然是处理垃圾的主要方式之一。在中国雨水充沛以及垃圾含水率高的地区,填埋场中渗滤液水位往往很高。大量的渗滤液若未得到及时的排放,将会给填埋场及其周边带来安全风险和环境问题。高渗滤液水位易导致填埋场滑坡以及渗滤液渗入地下水,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以及身体健康。此外,高渗滤液水位也会影响沼气的产生,进而影响可利用能源的开发。
垃圾的渗透系数是研究填埋场中渗流情况的一个重要参数,而渗透系数可以通过渗滤液抽排试验根据液位的变化获得。使用现有的抽液井进行渗流的抽排,以下问题还未得到综合考虑:(1)抽液井施工方法的问题;(2)抽液井中液位监测的问题;(3)抽液井中液位准确控制的问题;(4)沼气逸散的问题。如果抽液井既要满足渗流液抽排试验的需求又要满足渗滤液的导排和沼气的收集,这些问题仍然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用于填埋场中渗滤液抽排试验的抽液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填埋场中渗滤液抽排试验的抽液井,包括电箱、水泵全自动液位控制器、中空管道、潜污泵;在垃圾填埋层中,所述中空管道上部周围设有黏土密封层,所述的中空管道下部开设有小孔,其外套设有渗排水盲管,所述的中空管道底端包裹有土工膜,中空管道顶端设置有法兰盘,所述的法兰盘上开设有液位控制线孔、液位测量孔、集气孔、电源线孔和排液管孔。所述的潜污泵位于中空管道底部,潜污泵电源线从电源线孔穿出依次连接水泵全自动液位控制器和电箱,排液管依次连接潜污泵、排液管孔后连通一渗滤液收集池,所述的中空管道内设置有空心管,所述的空心管内设置有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所述的上定位板上穿射有高液位控制线、低液位控制线以及共用控制线,所述的低液位控制线和共用控制线穿过所述的上定位板后贯穿下定位板,所述的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均设置有导向接头,所述的空心管上端从液位控制线孔穿出并连接水泵全自动液位控制器,所述的中空管道上还设置有液位观察装置,所述的液位观察装置包括标尺杆,和设置在所述的标尺杆底部的浮球,所述的标尺杆的顶端从所述的液位测量孔穿出。
优选的,所述的中空管道下部的孔距为10厘米、孔径为2厘米。
优选的,所述的中空管道下部的小孔包裹有过滤布,用于过滤渗滤液中的细小颗粒。
优选的,所述的液位测量孔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沼气溢散的有机玻璃罩。
优选的,所述的集气孔上设置有用于收集沼气的球阀。
优选的,所述的空心管上开设有孔距为5厘米、孔径为1厘米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的上定位板和所述的下定位板的外径均为3厘米。
优选的,所述上定位板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的高液位控制线的左定位孔,用于固定所述的低液位控制线的中定位孔,和用于固定所述的共同控制线的右定位孔,所述的左定位孔、中定位孔和右定位孔的孔径均为0.8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27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明胶废水处理及回用装置与其工艺
- 下一篇:植物油脚沥青再生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