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颈部肌肉劳损辅助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62789.8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8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尤凯;续秀忠;陈澍澎;陈培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3B23/02;A63B23/025;A63B2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徐雯琼;张妍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颈部 肌肉 劳损 辅助 训练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颈部肌肉劳损辅助训练装置,包括整体支撑框架、头部受力机构、腰部顶起机构和臀部支撑机构。整体支撑框架为头部受力机构、腰部顶起机构和臀部支撑机构提供安装位置,同时支撑人体重量;头部受力机构设置在整体支撑框架的第一端,用于支撑并调节人体头部的位置;臀部支撑机构设置在整体支撑框架的第二端,用于支撑并调节人体臀部的位置;腰部顶起机构设置在整体支撑框架上,位于所述头部受力机构和所述臀部支撑机构之间,用于顶起人体腰部,以拉紧颈部肌肉。本发明既适用于身高和体型不同的使用者,又让使用者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训练的姿势和强度,确保了不同使用者都能够获得最佳的颈部肌肉恢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颈部肌肉劳损辅助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日益改善。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有社会竞争的加剧,工作以及学习方式的改变。低头学习、低头工作已成为现在学生和社会工作人员的常态。据不完全统计,在当代年轻人中,大约一半的人患有颈部肌肉劳损的毛病。
针对颈部肌肉劳损这一问题,目前市面上已有多种治疗手段,例如针灸、刮痧、按摩等治疗方案,以及颈部枕、高频振动装置等恢复器材。但是上述治疗手段的恢复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这是因为上述治疗手段仅仅依靠外物进行颈部肌肉劳损治疗而忽略了人体自身的运动及恢复能力,始终无法做到根治,甚至还会导致颈部肌肉劳损进一步的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部肌肉劳损辅助训练装置,采用辅助自身训练的方式来实现颈部肌肉功能的恢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颈部肌肉劳损辅助训练装置,包括:整体支撑框架、头部受力机构、腰部顶起机构和臀部支撑机构。
所述整体支撑框架用于为所述头部受力机构、所述腰部顶起机构和所述臀部支撑机构提供安装位置并支撑人体重量。
所述头部受力机构设置在所述整体支撑框架的第一端,其用于支撑并调节人体头部的位置。
所述臀部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整体支撑框架的第二端,其用于支撑并调节人体臀部的位置。
所述腰部顶起机构设置在所述整体支撑框架上,位于所述头部受力机构和所述臀部支撑机构之间,其用于顶起人体腰部,以拉紧颈部肌肉。
优选地,所述头部受力机构包含:
滑轨,其固定于所述整体支撑框架的第一端;
螺旋支撑体,其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沿所述滑轨在水平方向上往复移动;以及
头部枕座,其与所述螺旋支撑体活动连接,并沿所述螺旋支撑体在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
优选地,所述腰部顶起机构包含:
腰部弧形撑板,其第一端与所述整体支撑框架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腰部弧形撑板的第一端靠近所述头部受力机构;
顶升轴,其两端端部分别对应固定在所述整体支撑框架的两侧侧壁上,位于所述整体支撑框架内;
至少一个顶升凸轮,其一端设置在所述顶升轴上;另一端与所述腰部弧形撑板接触;以及
一对运动把手,每一所述运动把手的第一端对应与所述顶升轴的端部进行固定连接;
旋转所述运动把手带动所述顶升轴进行旋转,进而带动所述顶升凸轮进行转动以顶起腰部弧形撑板。
优选地,所述臀部支撑机构包含:
臀部支撑体,其设置在所述整体支撑框架的内部,且沿所述整体支撑框架的轴向进行往复移动;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27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