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电池及其折叠电芯和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3055.1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5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支春义;赵伟;唐子杰;李洪飞;朱加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刘晓敏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电池 及其 折叠 制作方法 | ||
1.一种折叠电芯,其包括依次叠置的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箔材及间歇涂布在该正极箔材上的电极材料;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箔材及间歇涂布在该负极箔材上的电极材料;其中所述正极箔材和负极箔材涂布有电极材料的部分形成单元区域,未涂布空白的部分形成间歇区域,对单元区域进行折叠或卷绕形成储能单元,相邻两储能单元之间的间歇区域形成柔性单元,该柔性单元和储能单元为一体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单元和储能单元连接过渡处设有内缓冲材料形成内缓冲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箔材的表面上涂有厚度为1~5μm的增粘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箔材的表面上涂有厚度为1~5μm的增粘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的数量为一片,所述负极片的数量为两片,所述隔膜的数量为两片,所述负极片、隔膜、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依次叠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箔材上的电极材料与所述负极箔材上的电极材料相对正。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单元的横截面外形轮廓呈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和棱形中的一种。
8.一种折叠电芯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间歇式转移涂布或横/竖条纹挤压涂布方式在正、负极箔材上涂布电极材料相应制得正极片和负极片,其中正、负极箔材涂布有电极材料的位置形成单元区域,而空白位置形成间歇区域,将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依次叠置形成正负极片组,对应各个单元区域的位置分别对正负极片组进行折叠或卷绕以形成多个储能单元,而相邻两储能单元之间的间歇区域形成柔性单元,用于弯曲。
9.一种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电芯和将该折叠电芯包裹的包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膜对应所述储能单元和柔性单元位置相应形成凸起部和凹陷部,该外凹部和外凸部之间的连接过渡处设有外缓冲材料形成外缓冲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未经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30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