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涤棉混纺织物抗起球的处理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463097.5 申请日: 2020-05-27
公开(公告)号: CN111549534A 公开(公告)日: 2020-08-18
发明(设计)人: 曾军堂;陈庆;司文彬;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6M15/643 分类号: D06M15/643;D06M15/564;D01F8/02;D01F8/14;D01F1/10;D06M101/06;D06M101/3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0091 四川省***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涤棉 混纺 织物 抗起球 处理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提出一种涤棉混纺织物抗起球的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是先以木质纤维为原料制备纤维素磺酸酯,然后与碱液溶胀,接着加入微米微孔二氧化硅制得胶黏纺丝液,再将PET热熔纺丝和胶黏纺丝液同时纺丝,纺丝后进行贴附和高速拉伸,经处理得到复合涤纶纤维,接着将复合涤纶纤维、棉纤维混纺得到涤棉混纺面料,经光滑整理剂整理得到抗起球涤棉混纺织物。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利用纤维素改性涤纶纤维,然后与棉纤维混纺时与棉纤维结合紧密,有效克服了在摩擦、搓揉时改性涤纶纤维从织物中滑出成球,进一步利用光滑整理剂进行整理,解决了涤棉纺织物起球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涤棉混纺织物抗起球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纺织品材料中,棉纤维丰富的内部网孔决定了其具有极佳的透气性、透湿性和舒适性。因此,棉纤维面料在服装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棉纤维由于生物质特性,存在强度低、易变形、易褶皱、不耐磨的问题,影响了棉纤维穿着质感。目前大多数是对棉纤维织物进行抗褶皱整理,但在多次洗涤后,抗褶皱功能易丧失,这也是影响棉纤维应用的重要因素。

涤纶是一种具有优异强度、耐磨性、抗褶皱的合成纤维,通过涤纶与棉纤维的混纺制成涤棉混纺织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棉纤维不耐磨、容易褶皱的问题。涤棉既突出了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在干、湿情况下弹性和耐磨性都较好,尺寸稳定,缩水率小,具有挺拔、不易皱折、易洗、快干的特点,不能用高温熨烫和沸水浸泡。

涤棉具体混纺后发现,将90%的棉纤维和5%的涤纶纤维混纺,在耐磨性、尺寸稳定、抗变形、抗褶皱方面具有较大的改善,然而存在起球现象,而且混纺后的强度会下降。为此目前大都是采用65%-67%涤纶和33%-35%的棉纤维混纱线织成的纺织品。这样既突出了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在干、湿情况下弹性和耐磨性都较好,尺寸稳定,缩水率小,具有挺拔、不易皱折、易洗、快干的特点。但如果涤纶混合比例较高,那么这种涤纶和棉混纺的布料相对来说还是容易起球,因此,对于涤纶或者涤棉织物以易起球问题的处理受到关注。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920268031.3公开了一种服装用涤棉布,包括涤棉外层、防水层、抗静电层、保暖层和光滑层,涤棉外层由涤棉纱线编制而成,涤棉纱线包括芯层和表层,芯层与表层之间还设置有夹层;防水层设置在涤棉外层的下面,防水层包括相同且呈经纬垂直交织的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抗静电层设置在防水层的下面,抗静电层由涤纶纱和棉线交织而成,且棉线交织有导电纱;保暖层设置在抗静电层的下面,保暖层包括相互经纬垂直交织且相同的第二经线和第二纬线;光滑层设置在保暖层的下面,且光滑层为麻纤维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811213080.3公开了一种用于涤棉成衣抗皱整理的组合物,组合物以去离子水为溶剂配制,包括浓度为90-100g/L聚萜烯树脂、80-130g/L聚醚改性的有机硅整理剂、7-40g/L有机硅交联剂,0.5-1.5g/L有机酸;抗皱整理组合物与浸药专用辅助工装与浸药循环池相结合抗皱效果较好。但上述涤棉布及织物都存在易起球的问题。

为了解决涤纶棉纤维混纺织物易起球的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涤棉混纺织物的处理方法,进而有效提高了涤棉混纺织物的抗起球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涤纶棉纤维混纺织物存在易起球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涤棉混纺织物抗起球的处理方法,从而提高了涤棉混纺织物的抗起球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涤棉混纺织物抗起球的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是先以木质纤维为原料制备纤维素磺酸酯,然后与碱液溶胀,接着加入微米微孔二氧化硅制得胶黏纺丝液,再将PET热熔纺丝和胶黏纺丝液同时纺丝,纺丝后进行贴附和高速拉伸,经处理得到复合涤纶纤维,接着将复合涤纶纤维、棉纤维混纺得到涤棉混纺面料,经光滑整理剂整理得到抗起球涤棉混纺织物。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30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