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音频信号的平衡处理方法、装置及处理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3867.6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2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毛辛晨;王祝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飞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唐正瑜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音频 信号 平衡 处理 方法 装置 电路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音频信号的平衡处理方法、装置及处理电路,其中,方法包括:处理芯片接收音频信号,并将右声道的第二音频数据以左声道的第一音频数据的反相数据进行替换,并将第一音频数据以第二音频数据的反相数据进行替换,分别得到第一反相数据和第二反相数据;处理芯片将第一音频数据和第一反相数据发送到第一解码器,并将第二音频数据和第二反相数据发送到第二解码器;第一解码器解码后输出左声道信号和左声道信号的反相信号,第二解码器解码后输出右声道信号和右声道信号的反相信号。本实施例可以使得单颗解码器输出单声道、且极性相反的信号,同时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移问题,增加平衡音频信号的声道分离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音频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音频信号的平衡处理方法、装置及处理电路。
背景技术
平衡输出在专业音频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平衡输出的原理大致为,将音频信号中的音频数据做反相处理,得到极性相反的数据,然后分别送入到两个解码器中,从而得到相位相反的模拟信号。在传输时,每声道采用两根信号线负责音频信号的传输,其中一路传输的是该声道对应的原始音频信号,另一路传输的是该声道的原始音频信号反相后的信号。
现有技术中存在部分解码器,如ES9218P和MS4344等型号的解码器,这类解码器内部不具有反相功能,无法输出单个声道信号或者反相信号,所以,需要在其外部设置反相器对音频数据进行反相,具体电路图如图1所示。如图1中的电路,由于反相器件的反相处理存在时间差,从而会导致两颗解码器之间出现信号相移,即最后输出的模拟信号R+(右声道信号)和R-(右声道信号的反相信号)存在相位差,且输出的模拟信号L+(左声道信号)和L-(左声道信号的反相信号)存在相位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频信号的平衡处理方法、装置及处理电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信号相移问题,同时,还能够增加平衡音频信号的声道分离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音频信号的平衡处理方法,应用于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包括:处理芯片、第一解码器和第二解码器,所述处理芯片通过第一音频总线与第一解码器连接,通过第二音频总线与第二解码器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所述处理芯片接收音频信号,其中,每帧音频信号包括左声道对应的第一音频数据与右声道对应的第二音频数据;所述处理芯片将每帧音频信号中的第二音频数据以第一音频数据的反相数据进行替换,以及将每帧音频信号中的第一音频数据以第二音频数据的反相数据进行替换,分别得到第一反相数据和第二反相数据;所述处理芯片将第一音频数据和第一反相数据发送到第一解码器,并将第二音频数据和第二反相数据发送到第二解码器;所述第一解码器基于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和第一反相数据输出左声道信号和左声道信号的反相信号;所述第二解码器基于所述第二音频数据和第二反相数据输出右声道信号和右声道信号的反相信号。
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处理芯片对所接收的音频信号进行了填充处理,可以使得单颗解码器输出单声道、且极性相反的模拟信号,实现平衡输出,而同时传输给两颗解码器的数据不存在时间差,从而经解码器解码后得到的模拟信号也不存在相位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反相器所带来的相移问题。另一方面,按照本申请中的平衡处理设计,一颗解码器输出左声道的相关信号,一颗解码器输出右声道的相关信号,使得左、右声道的信号之间相互独立,左右声道分离度明显高于单端输出和现有技术,表现在听感上具有更大更开阔的声场和更加干净的信号输出,从而有效提高音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电路还包括:蓝牙芯片和第三解码器,所述蓝牙芯片通过第三音频总线与所述处理芯片连接,所述第三解码器通过第四音频总线与所述处理芯片连接;所述处理芯片接收音频信号,包括:所述处理芯片通过第三音频总线接收蓝牙芯片发送的PCM格式的音频信号;或者,所述处理芯片通过第四音频总线接收第三解码器发送的DSD格式或者PCM格式的音频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飞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飞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38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