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红外驱动的动态荧光类指纹表面图案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4491.0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8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易达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08L83/04;C08K3/04;C09D125/14;C09D125/18;C09K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驱动 动态 荧光 指纹 表面 图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近红外驱动的动态荧光类指纹表面图案,所述动态荧光类指纹表面图案为上下2层结构,其中:所述上层结构为荧光生色团与无规共聚物,材料的化学式为[C7H13NO2]n[C8H8]m:xC26H(y+16)Oy,其中:1≤n≤10000,1≤m≤10000,0.00005≤x≤50,0.00005≤y≤50;所述下层结构为弹性高分子材料。本发明所提供的双层近红外驱动的动态荧光类指纹图案制备方法,具备可临时动态调控图案多种信息性能,同时还具有制备简单、成膜好、安全性高、不可复刻等明显优势,适用于大规模实际生产应用等优点。本发明的近红外驱动的动态荧光类指纹表面图案在安全信息、防伪及传感等领域有着广泛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指纹图案方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红外驱动的动态荧光类指纹表面图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假冒伪劣产品给无数的消费者以及企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开发简单易辨真伪的防伪技术,可以为保护知识产权和维护市场秩序提供保证。然而科技的发展使得常规防伪方式已无法达到足够的安全标准,新兴的二维码等众多防伪标签都面临被伪造克隆的风险,开发不可复制且成本低廉的防伪技术和表面防伪标签迫在眉睫。
当前广泛使用的表面防伪图案大致可分两类,一类基于表面拓扑结构的形貌图案,另一类则是基于表面颜色/荧光的形貌图案。前者的类指纹细节可通过光刻打印或压印等方式重现图案;后者若利用光谱相近的生色团或荧光染料,亦可重构表面信息。单信息图案非常不利于创建不可复制的安全防伪策略,因此有必要协同的多方位形貌图案,同时提高图案表面安全信息的容量。
另一方面,以往的防伪标签大多为静态、固定模式的,极大地影响了安全信息的功能性。将拓扑形貌与荧光有机整合到同一防伪技术中,同时赋予二者可逆的隐藏性可以很好地填补此前漏洞,从而实现不可复制的防伪技术。但是在现有的技术中,构筑这种动态荧光类指纹安全图案面临着许多考验,截至目前为止可逆的动态多重荧光指纹状图案化表面还未见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防伪技术中图案复杂的制备过程和化学结构,使防伪检测需要专业的验证,以及难以实现临时对拓扑形貌与荧光同时无串扰调控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光热响应弹性基底与多功能超分子交联网络结合,制备近红外驱动的动态荧光类指纹表面图案的方法,本发明中的这种近红外驱动的动态荧光类指纹表面图案的制备方法具有低成本、制备简单、动态可调、高灵敏度及不可复制等特点。
本发明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近红外驱动的动态荧光类指纹表面图案,所述动态荧光类指纹表面图案为上下2层结构,其中:
所述上层结构为荧光生色团与无规共聚物,材料的化学式为[C7H13NO2]n[C8H8]m:xC26H(y+16)Oy,其中:1≤n≤10000,1≤m≤10000,0.00005≤x≤50,0.00005≤y≤50;
所述下层结构为弹性高分子材料。
进一步,所述x为依据共聚物中含氮官能团确定的任意配量。
进一步,所述上层结构旋涂于所述下层结构。
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红外驱动的动态荧光类指纹表面图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需红外转换效率与驱动速度,称取适量光热响应单质于弹性材料有机溶液中,外部刺激下加速分散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易达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易达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44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