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传染性疾病治疗的高压氧舱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64505.9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8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彭争荣;柏素芬;祖映翔;黄芳玲;黄旭;吴峰静;匡栩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0/02 | 分类号: | A61G10/02;A61M11/00;A61M31/00;A61L9/015;A61L101/10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4 | 代理人: | 谢珍贵 |
地址: | 41000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传染 性疾病 治疗 高压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用于传染性疾病治疗的高压氧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内净化防院感系统、高压氧治疗系统、排气消毒净化系统和排气回收利用系统;
所述舱内净化防院感系统包括呈方形的舱体,所述舱体顶部的两侧设置有与压缩空气源连通的加压进气口,所述舱体底部的两侧设置有排气口,所述舱体内的上部还设置有多孔板,所述加压进气口与所述多孔板之间形成进气缓冲区,以使得从加压进气口通入的压缩空气均匀从舱体内顶部垂直层流向下;
所述高压氧治疗系统包括设于舱体内的单人治疗床和与氧源连通的吸排氧装置;
所述排气消毒净化系统包括与所述吸排氧装置和所述排气口连接的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上设置有过滤器、空气杀菌装置和负压排风装置;
所述排气回收利用系统与所述排气消毒净化系统连接,用于将经排气消毒净化系统处理后的气体再引入至所述压缩空气源和/或氧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传染性疾病治疗的高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氧氮分离装置、氧气再利用装置和氮气再利用装置;所述氧氮分离装置与所述排气消毒净化系统连通,用于将排出的气体分离成氮气和氧气;所述氮气再利用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氧氮分离装置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压缩空气源,用于将氧氮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氮气经过滤、增压后进行回收利用;所述氧气再利用装置一端与所述氧氮分离装置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氧源,用于将氧氮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氧气经过滤、增压后进行回收利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传染性疾病治疗的高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再利用装置包括储氧罐,所述储氧罐与所述氧氮分离装置连通,在所述储氧罐与所述氧源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高效过滤器、精筛塔、增压机和粗效过滤器,以对分离出的氧气进行过滤、增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传染性疾病治疗的高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再利用装置包括储氮罐,所述储氮罐与所述氧氮分离装置连通,在所述储氮罐与压缩空气源之间的管路上同样设置有高效过滤器、增压机和粗效过滤器,以对分离出的氮气进行过滤、增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传染性疾病治疗的高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内净化防院感系统还包括生态负离子装置,所述生态负离子装置的一端与压缩空气源连通,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进气缓冲区,用于将来自压缩空气源的气体经升压和离子变换后产生空气负离子并经过所述进气缓冲区输送至所述舱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传染性疾病治疗的高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负离子装置包括生态负离子生成器、水雾负离子收集器和第一射流雾化器,所述第一射流雾化器的入口分别与水源和压缩空气源连通,所述生态负离子生成器的入口同样与压缩空气源连通;所述水雾负离子收集器的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射流雾化器和生态负离子生成器的出口连接,所述水雾负离子收集器的出口连通至所述进气缓冲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传染性疾病治疗的高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与所述第一射流雾化器之间设置有反渗透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传染性疾病治疗的高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氧治疗系统还包括中药输入装置,所述中药输入装置包括中药源、第二射流雾化器、三通阀,所述第二射流雾化器的入口分别与中药源和氧源连通,所述三通阀的其中一个进入端与所述第二射流雾化器的出口连接,另一个进入端通过供氧流量计连接至氧源,所述三通阀出口端连接至吸排氧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传染性疾病治疗的高压氧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芯片控制系统,所述智能芯片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舱内净化防院感系统、高压氧治疗系统、排气消毒净化系统和排气回收利用系统连接。
10.一种用于传染性疾病治疗的高压氧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加压阶段:打开加压进气口、排气口,将压缩空气源的气体经过滤、混合生态负离子,再经过消音器的处理后通过加压进气口进入缓冲区,然后通过多孔板从舱体上部垂直层流向下,进入舱体内部,然后再通过排气口排入至排气消毒净化系统;同时开启吸排氧装置使其一端连接氧源,另一端连接至排气消毒净化系统;且将加压进气口的进气流量调节为大于排气口的出气流量;
稳压吸氧治疗阶段:当舱体内部压力达到预设压力值时,将进气口的进气流量调节至与排气口的出气流量一致;同时保持吸排氧装置开启,对患者进行吸氧治疗和高压治疗;
减压阶段:当稳压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将排气口的出气流量调节为大于加压进气口的进气流量;稳压阶段同样保持吸排氧装置开启;当舱体内的压力与外界压力一致时,减压阶段结束;关闭加压进气口、排气口和吸排氧装置;
通过排气消毒净化系统对加压阶段、稳压吸氧治疗阶段和减压阶段从排气口排出的气体和从吸排氧装置排出的气体进行过滤、臭氧杀菌后,再引入至排气回收利用系统,通过排气回收利用系统将排出的气体经过再引入至压缩空气源和/或氧源,实现气体的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450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