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既有护栏防撞能力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64522.2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3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勇;方晓庆;罗征;林平东;陈孟冲;王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D19/10 | 分类号: | E01D19/10;E01F15/00;E01F15/08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19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既有 护栏 能力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提升既有护栏防撞能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栏本体(1)靠近道路一侧的外侧壁上可拆卸设置的加固组件,所述的加固组件包括若干沿着道路长度方向拼装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复合板(2);所述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复合板(2)包括钢板(2.1),所述钢板(2.1)的上端面铺设有钢筋网片(2.2),所述钢筋网片(2.2)的网孔中设有若干垂直于钢板的长铆钉(2.3),且所述长铆钉(2.3)的小头端与钢板(2.1)焊接固定,各个所述长铆钉(2.3)的上端穿出于钢筋网片(2.2)的各个网孔;所述钢板(2.1)的上端浇筑有超高性能混凝土(2.4)以使得钢板(2.1)、钢筋网片(2.2)和长铆钉(2.3)成型为整体式复合板;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复合板(2)的一端设有限位凸起(2.01),另一端设有与之相对应的限位凹槽(2.02),相邻的两块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复合板(2)首尾对接时,位于后端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复合板(2)上的限位凹槽(2.02)与前端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复合板(2)上的限位凸起(2.01)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既有护栏防撞能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栏本体(1)上朝着道路的方向预装有多个连接螺栓,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复合板(2)上设有供连接螺栓穿过的通孔(3),所述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复合板(2)通过通孔穿入连接螺栓时,在连接螺栓的外端部连接有紧固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既有护栏防撞能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筋网片(2.2)由若干纵向钢筋和若干横向钢筋相互垂直交叉连接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既有护栏防撞能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2.1)厚度为小于等于10mm,浇筑混凝土厚度小于等于35mm,所述长铆钉(2.3)的长度为25-30mm。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提升既有护栏防撞能力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制带有通孔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复合板(2),在钢板(2.1)上开设若干连接孔,然后在钢板(2.1)上均匀的焊接若干长铆钉(2.3),且长铆钉(2.3)的大头端朝上,然后在钢板(2.1)上放置固定好的钢筋网片(2.2),并且使得各个长铆钉(2.3)的上端分别穿出于钢筋网片(2.2)的各个网格,最后在钢板(2.1)上端浇筑超高性能混凝土(2.4),并且在浇筑模具中设置与连接孔对应的芯棒,使得钢板(2.1)、钢筋网片(2.2)以及长铆钉(2.3)成型为带有通孔(3)的整体式复合板;
S2:在道路桥梁的两侧浇筑防护栏本体(1),并且在该防护栏本体(1)上朝着道路的一侧预埋设置若干连接螺栓;
S3:将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复合板(2)逐个贴合配装在防护栏本体(1)侧壁上,且使得相邻两块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复合板(2)上对应的限位凸起(2.01)与限位凹槽(2.02)相配合;
S4:在防护栏本体(1)竖直方向设置的各个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复合板(2)之间留有间隙,待安装完成后,在间隙中利用砂浆进行填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未经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45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