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充电器线圈及其成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4591.3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0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苏绍华;李小宝;孔佳;邬均文;王明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00 | 分类号: | H02J50/00;H01F38/14;H01F41/00;H01F41/04;H01F41/06;H01F41/12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周浩杰 |
地址: | 213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器 线圈 及其 成型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器线圈及其成型工艺,其中无线充电器线圈包括设置在依托体上的线圈;线圈由一股导线绕制而成,其特征在于:导线由多根导电线拧成一股;每根导电线表面涂覆有耐高温绝缘胶水;线圈与依托体通过一体注塑形成一体,且线圈嵌设在依托体上;所述线圈的两端引线裸露于依托体的外部。其成型工艺包括S1、在导电线表面涂覆一层耐高温绝缘胶水;S2、待胶水凝固后,绕制成线圈;S3、将绕制好的线圈置于注塑模具中,进行注塑,形成依托体包裹住线圈的注塑一体件。本发明通过一体注塑使得线圈嵌入到依托体中,从而为后期发射端的线圈和接收端的线圈缩短了距离,从而提高了充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器线圈制造领域,特别涉及无线充电器线圈及其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充电行业采用的充电原理主要采用的是电磁感应式充电,影响其充电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为:发射端线圈与接收端线圈之间的距离,距离越小,充电效率越高。传统的无线充电器线圈采用漆包线和尼龙线在表面进行缠绕,并且传统的无线充电器线圈与上盖是分离的,因此线圈在漆包线、尼龙线以及分离式安装方式的影响下,导致后期发射端线圈与接收端线圈的距离较大,不利于充电效率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缩小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距离,增强充电效率的无线充电器线圈。
实现本发明第一个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设置在依托体上的线圈;线圈由一股导线绕制而成,其特征在于:导线由多根导电线拧成一股;每根导电线表面涂覆有耐高温绝缘胶水;线圈与依托体通过一体注塑形成一体,且线圈嵌设在依托体上;所述线圈的两端引线裸露于依托体的外部。
上述导电线为铜线。
上述耐高温绝缘胶水为耐高温硅树脂。
上述导线的等效直径与导电线的直径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D为导线的等效直径,d为导电线的直径,n为导电线的根数。
上述依托体为ABS或PP或PC或玻纤塑料。
上述依托体包括接触面和安装面;所述线圈嵌设在安装面上;线圈位于接触面一侧的端面到与接触面的距离为0.3~0.5mm。
线圈(1)位于安装面(11)一侧的端面高出安装面(11)。一般高出0.1~0.2mm。
作为优化设计,还具有磁片;所述线圈与磁片通过耐高温绝缘胶水粘结后与依托体通过一体注塑形成一体。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线圈的成型工艺,该工艺能够实现线圈与依托体的一体注塑成型。
实现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中无线充电器线圈的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导电线表面涂覆一层耐高温绝缘胶水;
S2、待胶水凝固后,绕制成线圈;
S3、将绕制好的线圈置于注塑模具中,进行注塑,形成依托体包裹住线圈的注塑一体件。
作为优化设计,本发明中无线充电器线圈的成型工艺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导电线表面涂覆一层耐高温绝缘胶水;
S2、待胶水凝固后,绕制成线圈;
S3、将线圈与磁片通过耐高温绝缘胶水粘结在一起,形成中间件;
S4、将中间件置于注塑模具中,进行注塑,形成依托体包裹住线圈和磁片的注塑一体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45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升温降温空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谐振极型软开关逆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