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5790.6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5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维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刘程程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道路 水井 排涝 杂物 过滤 安全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由排涝桶、垃圾桶、主轴、绞龙叶片和螺旋叶片组成;排涝桶为上细桶和下粗桶组成的阶梯筒结构,其顶端侧壁开有排杂口,其顶板以及中间过渡端面上均匀地开有排涝孔,其底部开有排涝窗,下粗桶外侧固定有支撑座;主轴两端旋转安装在排涝桶上下端面上;螺旋叶片成对地固定在主轴下端,绞龙叶片自下至上盘旋固定在主轴上,螺旋叶在水流的冲击下带动主轴上的绞龙叶片旋转,并与排涝桶的上细桶侧壁形成从下向上螺旋传输的传输通道,绞龙叶片上开有过滤孔;垃圾桶悬挂于排杂口外侧。本发明能够实现对下水井处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加快下水井排涝,并有效防止行人落井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道路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每年的雨季都会有大雨或暴雨的天气,每当大雨来临后不久,城市的马路上便积累了大量的雨水,随着时间的推移,雨水漫过城市街道,甚至流入居民室内,雨水最深处甚至可以行船,当雨水漫进居民楼较低楼层室内时,居民将无法在室内生活。
每当降雨量持续较大时,城市环卫部门为了快速排涝,通常都要把路面上所有的下水井井盖打开,以便快速将雨水排入底下管道,但这样一来,路面上原有的垃圾等杂物就会一并地被充入下水井中,极易造成下水井的堵塞,反而阻碍排涝,且,每当大雨过后,没有被充入下水井的垃圾等杂物将流落在路面上,马路、人行道和绿化带等地方均残留有大量垃圾杂物,路面环境一片狼藉,后续需要大量的人力来清理,造成环卫工人工作繁重。
此外,当降雨量较大时,由于路面水太深,行人很难注意到缺少井盖保护的井口位置,容易掉入没有井盖的下水井内,存在较高安全隐患,此时就需要安排专门的环卫人员守在井口位置附近,提醒行人注意,但由于环卫工人数量有限,无法做到一井一人,当一个环卫工人兼顾多个井口时,由于看顾不到位,还是无法避免有行人落井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能够实现对下水井处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加快下水井排涝,并有效防止行人落井事故的发生。结合说明书附图,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所述装置由排涝桶、垃圾桶、主轴、绞龙叶片、螺旋叶片以及支撑座组成;
所述排涝桶为上细桶和下粗桶组成的阶梯筒结构,所述排涝桶的顶端侧壁开有排杂口,排涝桶的顶板以及排涝桶的上细桶和下粗桶交接的端面上均匀地开有排涝孔,排涝桶的底部开有排涝窗;
所述主轴沿排涝桶轴向设置,主轴两端分别旋转安装在排涝桶顶板和底板上;
所述螺旋叶片成对地对称固定在主轴下端,在水流的冲击下带动主轴同步旋转;
绞龙叶片自下至上盘旋固定在主轴上,绞龙叶片的下端伸入排涝桶的下粗桶内,在主轴的旋转带动下,绞龙叶片与排涝桶的上细桶侧壁之间形成从下向上传输的螺旋状的传输通道;
所述绞龙叶片的表面开有均匀的过滤孔,所述过滤孔尺寸小于排涝孔尺寸;
所述绞龙叶片顶部对应所述排污口,经传输通道运送至绞龙叶片顶端的杂物从排污口排出;
所述垃圾桶悬挂于排涝桶外侧,并位于排污口下方,以收集排污口排出的杂物;
所述支撑座固定在排涝桶的下粗桶上端圆周外侧,排涝桶的下粗桶坐卧在下水井口内,并通过支撑座限位在井口外沿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旋转安装在排涝桶顶板和底板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排涝桶的排杂口外侧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斜向下设置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上端进口与排杂口相连通,导向板的下端出口与垃圾桶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垃圾桶通过挂架悬挂于排涝桶的顶部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维,未经王海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57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