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温外墙的修缮方法及外墙保温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6365.9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7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陆尚文;张青云;唐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宝节能科技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C04B2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外墙 修缮 方法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温外墙的修缮方法及外墙保温结构,保温外墙的修缮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1)破除旧墙体、基层处理;(2)在基层上涂刷一层界面剂,采用水泥砂浆找平;(3)刷保温浆;(4)固定钢丝网;(5)涂抹聚合物防水浆料,所述聚合物防水浆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无机粉料50‑80份、丙烯酸乳液60‑90份和助剂3‑10份;所述无机粉料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硅酸盐水泥:硅微粉:重质碳酸钙:硫酸钡:白炭黑为(2‑4):2:2:1:1;(6)挂耐碱玻纤网格布;(7)涂刷饰面层;本发明的修缮方法,施工操作简单;外墙保温结构具有不易开裂及脱落,耐久性及稳定性好且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外墙修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外墙的修缮方法及外墙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乡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建筑的外墙上安装外保温系统已经成为当前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一项重要节能技术措施。由于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复杂,防火要求高,涉及面广,施工难度大,其质量较难控制。目前,外墙的外保温层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开裂、空鼓、剥落等现象已经是保温外墙的通病。
传统技术中,外墙外保温一般是由墙体、界面剂、保温层、饰面层等多种材料复合而成,对墙体进行基层处理后依次涂刷界面剂、保温层和饰面层等。但是,由于不同材料的收缩系数不同,导致外保温结构容易出现开裂的问题。为了克服该问题,目前多采用在不同基层的交界表面挂增强网,通过增强网自身的结构,可有效提高基层的抗拉强度,实现对基层的支撑,从而防止因不同基层产生的收缩开裂问题。
其中,增强网主要包括耐碱玻纤网格布和钢丝网。由于外墙长期暴露在室外,需要经受雨雪潮气的影响,因此,钢丝网应用于外墙一段时间后会产生锈蚀,影响其强度的发挥。耐碱玻纤网格布相比于钢丝网,不存在易锈蚀的问题,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外墙保温的挂网中。
申请公布号为CN 110656706A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外墙保温层无损修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压紧待修缮的原保温层,在原保温层中开设沿高度方向间隔分布的横向的多个凹槽,铲除凹槽内的原保温层,通过所述多个凹槽将原保温层划分成位于凹槽之间的多排,然后对每排原保温层进行复位加固;S2、在一排原保温层的外表面上满批第一道抹面胶浆;S3、将第一横向网格布均匀压入第一道抹面胶浆中,然后将第一横向网格布的顶部满粘在该排原保温层顶部的凹槽内,底部满粘在该排原保温层底部的凹槽内,并分别形成转折部;S4、将预备好的新保温板嵌入底部的凹槽中,并在新保温板的外表面满批抹面胶浆,将第二横向网格布均匀压入抹面胶浆中,第二横向网格布包括与上排和/或下排原保温层搭接的搭接部;S5、重复上述步骤S2-S4,将新保温板由下向上地嵌入凹槽中,直至进行到最顶排的原保温层时,再取一块新保温板嵌入顶部的凹槽中并在新保温板外表面满批抹面胶浆和均匀压入包括有搭接部的第二横向网格布;S6、在所有横向网格布的外侧满批第二道抹面胶浆,并粘贴纵向网格布,使纵向网格布同时覆盖上下多排原保温层和新保温板。
上述现有技术能够实现对开裂、空鼓或脱落的保温外墙的修缮。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陷:第一、网格布较柔软,其只能分散应力的变形量,无法为抹面层较好的分担开裂拉力,因此其对基层开裂的防护作用较低,应用一段时间后保温结构仍易出现开裂或脱落;第二、由于单层网格布为抹面胶浆分担的承受拉力较小,因此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满粘至少三层横向网格布,一次纵向网格布,并相间满批多层抹面胶浆,以此满足对保温结构的抗裂强度支撑,具有施工操作复杂繁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外墙的修缮方法,能够修缮得到耐久性好,防开裂、防脱落性能好的外墙保温结构;无需重复相间批刮或涂刷,与现有技术的多层相间涂抹和多次满粘网格布相比,简化了施工操作。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墙保温结构,其采用第一个目的中的修缮方法修缮得到,具有耐久性好,防开裂、防脱落性能好的优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宝节能科技工程(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沪宝节能科技工程(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63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