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桩填充式隔振沟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6853.X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9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张于于;海洪;康楠;王铁源;闫明程;于洋;李志军;陈志燕;杜松岩;董宁;李琦琦;陈昊;刘柏男;张文洁;崔长青;王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延年 |
主分类号: | E02D31/08 | 分类号: | E02D31/08;E02D5/30;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邹琳 |
地址: | 11007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填充 式隔振沟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排桩填充式隔振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建筑和振源之间的沟槽、预制钢筋混凝土排桩(1)、封盖板(2)、柔性填充材料(3)、混凝土护壁(4)、水泥砂浆基底(5)、长方形凹槽(6)、回填土(7)、场地原土(8),所述沟槽内两侧设有两排预制钢筋混凝土排桩(1)插入地下,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排桩(1)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排桩(1)置于混凝土护壁(4)内下部露出,所述混凝土护壁(4)的底部设有水泥砂浆基底(5),在混凝土护壁(4)与水泥砂浆基底(5)围成的区域内填充有柔性填充材料(3),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排桩(1)上方设有封盖板(2),所述封盖板(2)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所述封盖板(2)宽度大于两侧预制钢筋混凝土排桩(1)之间距离,所述封盖板(2)两侧设有向下弯折90°的长方形凸起,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排桩(1)外侧上部设有与上方于封盖板的长方形凸起相匹配的长方形凹槽(6),所述封盖板(2)的上方为回填土(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桩填充式隔振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排桩(1)截面形状为圆形,截面直径为10-20cm,高度由隔振沟深度决定,具体为3-5m,且振源距离建筑越近隔振沟深度越深,预制钢筋混凝土排桩(1)的底端为圆锥形的圆头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桩填充式隔振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板(2)两边的长方形凸起,凸起高为10cm,板厚为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桩填充式隔振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填充材料(3)为废弃泡沫塑料、废弃泡沫混凝土或者锯末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桩填充式隔振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沟设置有供封盖板(2)定位和安装的长方形凹槽(6),长方形凹槽(6)设置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排桩(1)外侧,长方形凹槽(6)宽和高为10cm,长方形凹槽(6)的底和两侧壁经水泥砂浆抹平。
6.一种排桩填充式隔振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选择隔振沟位置,隔振沟设置在建筑和主要振源之间的地基,且靠近建筑一侧,选择好隔振沟位置后在建筑和振源之间挖隔振沟槽,挖出土堆放于沟槽旁,用作回填土,隔振沟的开挖方式采用分两次开挖、挖两层的方式,第一次开挖第一层,从地面开始开挖,第一层深度为隔振沟整体高度的三分之一,第二次开挖第二层,在第一层底开始开挖第二层,开挖的沟宽小于第一层底的宽,从第一层底开始开挖达到填充深度,开挖整体深度由建筑地基深度决定,具体为2-5m,沟槽宽度为1-1.2m;开挖好沟槽后,在沟槽内两侧通过静压沉桩的方法进行沉桩,预制钢筋混凝土排桩(1)伸入地下,伸入深度不少于桩高的三分之一,接着在沟槽两侧进行浇筑混凝土护壁(4),首先支设模板,支设模板时将模板与混凝土排桩(1)之间设置3-5cm间隙,接着在模板后现浇筑混凝土,使混凝土护壁(4)和混凝土排桩(1)结合为整体,待到浇筑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拆除模板,沟槽内两侧形成排桩和混凝土结合为整体的刚性侧壁,接着对沟底进行整平,用水泥砂浆作为整平基底(5),待基底(5)的水泥砂浆硬化至设计强度后,向沟槽中填充满柔性材料(3),填充满柔性材料后进行安装封盖板(2),待整个隔振沟施工完成后回填土至地面并夯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延年,未经张延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685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