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力安全网关的数据安全自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67023.9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4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尹健;张春;郑东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纬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辉;麦小婵 |
地址: | 51067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力 安全网关 数据 安全 自检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安全网关的数据安全自检方法,包括:设定预设明文数据、密钥和预设密文数据,调用安全网关的SM1密码模块,对预设明文数据和预设密文数据进行运算确定SM1密码模块的正确性;设定预设公私钥对、预设待签名消息和预设签名数据,调用安全网关的SM2密码模块,通过预设公私钥对,对预设待签名消息和预设签名数据进行验证确定SM2密码模块的正确性;通过预设私钥对预设待签名消息进行签名后,得到预设签名数据;设定预设消息和预设杂凑值,调用安全网关的SM3密码模块,对预设消息进行杂凑运算,确定SM3密码模块的正确性;随机生成多组随机数数据,调用安全网关的随机数生成模块,对随机数数据进行自检,确定随机数生成模块的正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安全网关数据自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力安全网关的数据安全自检方法。
背景技术
安全网关在电力配电行业中应用广泛,通过将安全网关部署在网络边界来保证跨网络信息传输的安全、保密和完整,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身份的有效认证、授权和数据传输安全;因此,安全网关的访问方法是网关技术中重要的环节。
传统的安全网关都是使用普通加密的应用模式,在对数据进行传输前没有对设备安全性进行自检,当安全网关设备的配置参数出现误差时,安全网关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或解密处理时就会出现运算误差,导致加密失败或解密失败,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目前市面上亟需一种基于电力安全网关的数据安全自检策略,可以在对数据进行传输前进行自检,避免安全网关设备的配置参数出现误差,提高安全网关进行加密处理和解密处理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力安全网关的数据安全自检方法,可以在对数据进行传输前进行自检,避免安全网关设备的配置参数出现误差,提高安全网关进行加密处理和解密处理的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力安全网关的数据安全自检方法,包括:
设定预设明文数据、密钥和预设密文数据,调用安全网关中的SM1密码模块,对所述预设明文数据和预设密文数据进行运算,根据运算结果确定安全网关中的SM1密码模块的正确性;其中,所述预设明文数据通过所述密钥加密运算后,得到所述预设密文数据;
设定预设公私钥对、预设待签名消息和预设签名数据,调用安全网关中的 SM2密码模块,通过所述预设公私钥对,对所述预设待签名消息和所述预设签名数据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确定安全网关中的SM2密码模块的正确性;其中,所述预设公私钥对包括预设公钥及其相对应的预设私钥;通过预设私钥对预设待签名消息进行签名后,得到预设签名数据;
设定预设消息和对应的预设杂凑值,调用安全网关中的SM3密码模块,对所述预设消息进行杂凑运算,根据运算结果确定安全网关中的SM3密码模块的正确性;
随机生成多组随机数数据,调用安全网关中的随机数生成模块,对随机数数据进行开机自检,根据自检结果确定安全网关中的随机数生成模块的正确性;
当确定所述SM1密码模块、SM2密码模块、SM3密码模块和随机数生成模块的正确性全部自检成功时,确定安全网关自检成功。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对所述预设明文数据和预设密文数据进行运算,根据运算结果确定安全网关中的SM1密码模块的正确性的步骤中,具体为:
根据密钥对所述预设明文数据进行加密运算,得到实际密文数据,当确定所述实际密文数据与所述预设密文数据一致时,确定安全网关中的SM1密码模块自检成功;当确定所述实际密文数据与所述预设密文数据不一致时,确定安全网关中的SM1密码模块自检失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纬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纬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70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