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核架构的智能合约执行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7552.9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4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荣;吴彤;刘志强;李雪威;赵满坤;侯庆志;张克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40/04 | 分类号: | G06Q40/04;G06Q10/06;G06Q10/0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霍慧慧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核 架构 智能 合约 执行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核架构的智能合约执行优化方法,包括两个阶段:1)并行挖矿阶段;2)并行验证阶段。本发明针对智能合约执行的两个阶段,分别设计并实现并行挖矿和并行验证策略。在并行挖矿阶段,通过引入Spinlock和MVCC解决了线程的频繁的上下文切换及读写锁的阻塞问题;同时,在并行验证阶段,通过对冲突交易进行分组利用双端队列实现交易的并行化;提出的智能合约并行化策略,为智能合约的执行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是对多线程环境下任务执行顺序可恢复性的探索,可以为有效解决并发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研究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领域,涉及交易并行化技术和并行验证策略,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多核架构的智能合约执行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区块链的核心思想主要包括加密和共识,众多的加密算法为区块链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共识机制主要包括挖矿和验证两个阶段。矿工将交易成功打包便可以获取一定的区块奖励,区块链以这种激励机制来保证其长期运行。在矿工广播出打包的交易之后,需要其他矿工停下手头的工作,立马验证结点的正确性,并投入到下一区块的竞争,区块链以这种共识机制保证其安全正确地运行。同时,其采用理论上最为公平的工作量证明(ProofofWork,PoW)作为共识算法,PoW是按照一个CPU一票来规定的,能最大程度上实现去中心化的算力分布。尽可能地保证区块链正确且安全地运行下去。
以太坊(Ethereum)自被提出以来,便引起了众多开发者和相关学者的密切关注。其最大的改进和创新就是引入了智能合约,或者说Ethereum赋予了智能合约更强大的功能。简单来说,智能合约只是一段可以由图灵完备的语言编写的一段部署在区块链上的代码。智能合约作为连接区块链和用户之间的桥梁,通过将智能合约部署到区块链上便可以实现各种去中心化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区块链的使用门槛。Ethereum的出现为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也因此开启了区块链2.0时代。
智能合约同样需要经过挖矿和验证阶段的执行验证,所以智能合约在一次交
易过程中需要被反复地执行。为了保证交易的正确性,以太坊虚拟机(EthereumVirtual Machine,EVM)被设定为单线程的,串行化的执行不仅会限制系统的吞吐量,而且难以利用当前多核处理器的优势。随着Ethereum的快速发展,其吸引了大量的开发者和用户。与比特币相对于区块链类似,以太币(ETH)是基于Ethereum发行的一种数字货币,是在Ethereum上实现交易的一种介质。同时,区块奖励也是ETH产生的唯一途径。但是,其低下的交易执行效率也导致超过1万笔交易被阻塞在Ethereum区块链上,这也意味着这些交易在短时间内得不到确认,影响交易的实时性。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可知,如何提高Ethereum的吞吐量成为一个新的话题。区块链专家和相关学者也纷纷发表各自的见解,希望能从根本上提高智能合约的执行效率。如利用当前多核处理器和集群的优势,使智能合约能够并行化执行,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系统的并发度,提高系统的吞吐量,缩短交易的确认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多核架构的智能合约执行优化方法,用于智能合约的并行化,提高Ethereum的吞吐量,不仅能有效地解决交易堵塞的问题,使交易得到快速的确认,减轻Ethereum的负担,而且能提高矿工和验证结点的工作效率并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多核架构的智能合约执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为:
1)并行挖矿阶段:矿工收集交易信息对智能合约进行初次调用执行,对交易进行标记并对执行顺序进行记录,包含步骤:
S1、并行化执行交易;
S2、标记交易的执行顺序使交易的结构可以复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75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