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虾共作生态有机种养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467613.1 申请日: 2020-05-28
公开(公告)号: CN111543366A 公开(公告)日: 2020-08-18
发明(设计)人: 陈明亮;陈薇 申请(专利权)人: 南县亮景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K61/59 分类号: A01K61/59;A01G22/22;A01G31/00
代理公司: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代理人: 郑丰平
地址: 413200 湖南***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种稻 虾共作 生态 机种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虾共作生态有机种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稻田四周开挖多道环形沟,形成环形镖靶式的环形沟,并在多道环形沟之间开挖连通沟,并且在连通沟内设置龙虾隔网,用于繁育虾苗,暂养亲虾或虾苗,如开挖环形沟,四周的环沟中需预埋水泥涵管供农机出入,一般沟宽为1.5‑2.0米,深0.5‑0.8米,坡比1∶2.5,挖出的泥土在稻田边垒一条高0.3米的小土埂。本发明通过开挖多道环形沟,形成环形镖靶式的环形沟,利用多道环形沟和在连通沟内设置龙虾隔网,能够在多道环形沟内养殖不同品种的小龙虾品种,或者用来区分养殖时间段不一样的小龙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稻虾共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稻虾共作生态有机种养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作物生产中,水稻是受水土资源约束性最强的作物,目前水稻产业发展面临着消费量稳定增长、资源约束性增强、灾害性气候、病虫害多发、比较效益偏低等严峻形势。为了稳产、增产,传统水稻生产中化肥、农药被普遍使用,这不仅带来食品安全隐患,同时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毒害物质的长期积累,还会造成土壤板结,土壤理化性质恶化,破坏生态环境,小龙虾也称克氏原螯虾,适应性强,广泛存在于淡水池中,繁殖快、养殖周期短,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备受市场欢迎,人工养殖小龙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水体污染严重,导致野生小龙虾的品质受到严重影响,而人工养殖为了提高产量,通常添加各种混合饲料,不利于提高产品质量,食品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专利号CN201710889484.3,公开了一种稻虾共作生态有机种养方法,包括标准化养殖田的建设、蚯蚓饵料的人工养殖、投放虾苗前的准备、虾苗的投放、养殖期管理、水稻的栽培、捕捞;本发明在不改变养殖田建设标准、水稻品种和养虾品种的情况下,不使用化肥种植水稻,其养分供应来源于养殖活体饵料的废物再利用;利用经过发酵的粪料和草料混合物养殖蚯蚓,用蚯蚓喂养小龙虾,从而实现水稻和小龙虾的绿色有机生产,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是现有的稻虾共作生态有机种养方法效果不是很好,不能够养殖不同品种的小龙虾,或者区分不同养殖时间段的小龙虾,而且水中水草放出氧气量,含量不是很高,无法有效提升水体溶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稻虾共作生态有机种养方法,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稻虾共作生态有机种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稻田四周开挖多道环形沟,形成环形镖靶式的环形沟,并在多道环形沟之间开挖连通沟,并且在连通沟内设置龙虾隔网,用于繁育虾苗,暂养亲虾或虾苗,如开挖环形沟,四周的环沟中需预埋水泥涵管供农机出入,一般沟宽为1.5-2.0米,深0.5-0.8米,坡比1∶2.5,挖出的泥土在稻田边垒一条高0.3米的小土埂;

步骤二:种植水草:水草不仅是小龙虾不可缺少的植物性饵料,也是小龙虾栖息、蜕壳、躲避敌害的重要屏障和场所,同时,水草还有调节水质,保持水质清新,改善水体溶氧的重大作用,主要以水松草、水葫芦、伊乐藻为主,接着把池梗周围高大的草木除掉;

步骤三:当虾沟中放养的虾苗或亲虾密度较高时,为防止水稻插秧前虾苗提前进入大田,可在虾沟小土埂外侧建围栏,围栏材料选用漫散射大棚膜、石棉瓦或20目网片,稻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需用密网围栏防止逃逸;

步骤四:稻虾共作种养模式每年可分两批捕捞小龙虾。第一批虾是在4月初至水稻插秧前的6月下旬之间陆续捕捞,该批虾的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60%-70%。第二批虾是大田中的虾苗放养30-40天后开始捕捞,即7-8月份可起捕部分成虾出售,8月下旬结束,余下的成虾投放到虾沟中用于虾苗繁殖,为翌年养殖储备苗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二中的水草,可为水松草、水葫芦和伊乐藻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三中的漫散射大棚膜,由聚乙烯原料、漫散射母料和保温母料制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县亮景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县亮景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76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