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狭缝式磁流变抛光液回收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8480.X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2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曹鹏辉;周涛;李强;郑永成;张云飞;郑越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5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张超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狭缝 流变 抛光 回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狭缝式磁流变抛光液回收器,属于精密光学抛光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回收罩,回收罩用于收集由磁流变抛光轮送来的磁流变抛光液,回收罩形成有回收腔,回收罩内表面设置有用于磁变的磁体层,磁体层与回收罩之间设置有用于屏蔽磁体层磁场外泄的屏蔽层;所述回收腔内后半部设置有狭缝,狭缝开设有引导孔,引导孔连通有导液管,导液管连通有用于产生负压的回收泵,当磁流变液进入腔体后,狭缝能使得回收腔很快充满,堵住回收孔,在回收泵产生的负压作用下将磁流变液抽走,提高了回收的稳定性,降低了安装的精度要求,降低回收器的安装难度,提高回收过程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密光学抛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狭缝式磁流变抛光液回收器。
背景技术
磁流变抛光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抛光方法,能快速地收敛光学元件面型误差和粗糙度,同时亚表面损伤小,在光学抛光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现在广泛使用的磁流变抛光装置,主要由主动轮机械系统和磁流变液循环系统组成。磁流变液由载液、铁磁微粒、研磨抛光剂和辅助添加剂组成。工作机理为利用磁流变液在磁场中的流变性对工件进行抛光,磁流变液由抛光轮带入抛光区域,在抛光区域高强度的梯度磁场中,磁流变液变硬,成为具有粘塑性的Bingham 介质,并形成缎带突起。当这种介质流经工件与运动盘之间的狭缝时,对工件表面与之接触的区域产生较大剪切力,实现工件材料去除。抛光区“柔性抛光模”的大小和形状可由抛光参数( 抛光轮转速、抛光轮与光学元件距离等) 实时控制,又能确保在该抛光条件下抛光磨头的稳定性,从而实现对工件表面的确定性加工。
中国文献专利库公开了国防科技大学的发明专利CN 101249637A,对磁流变抛光机的循环系统进行了改进,循环系统采取了一种内部中空的回收装置,该回收装置的主要问题有两点:一是回收装置与鼓形抛光轮之间存在间隙,难以完整回收抛光液,二是回收装置上的永磁体形成的磁场会硬化磁流变抛光液,加剧对磁流变抛光轮的磨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的发明专利CN 201610833949降低了抛光轮的磨损,提高了磁流变液的回收效率,但是回收器的安装要求较高,需要紧贴抛光轮,且导液管必须处于磁流变液缎带中间,稍有偏斜,会导致回收不完全。另外回收器内腔体较大,在磁流变液的流动冲击下,导液管的端口不易被完全浸没在磁流变液中,导致回收失败,影响磁流变液回收的稳定性。
目前,亟需改进磁流变液回收器的设计,降低回收器的安装难度,提高回收过程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磁流变液回收器安装难度高和回收不稳定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狭缝式磁流变抛光液回收器,降低了回收器的安装难度,提高了回收过程的稳定性。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狭缝式磁流变抛光液回收器,包括回收罩,回收罩形成有回收腔,回收罩内表面设置有用于磁变的磁体层,磁体层与回收罩之间设置有用于屏蔽磁体层磁场外泄的屏蔽层;
所述回收腔内后半部设置有狭缝,狭缝开设有引导孔,引导孔连通有导液管,导液管连通有用于产生负压的回收泵。
工作原理:本发明回收罩用于收集由磁流变抛光轮送来的磁流变抛光液,导液管用于吸走收集在回收罩中的磁流变抛光液,永磁铁安装在回收罩与磁流变抛光轮之间形成磁性毛刷,屏蔽层包裹在永磁铁周围用于约束磁场作用范围、减弱磁场强度,避免由于磁场作用而导致磁流变抛光液硬化对所述磁流变抛光轮造成磨损,将回收腔的后半部分改为狭缝结构,在狭缝的斜面开引导孔,当磁流变液进入腔体后,狭缝能使得回收腔很快充满,堵住回收孔,在回收泵产生的负压作用下将磁流变液抽走,提高了回收的稳定性,降低了安装的精度要求,并且可以不用使得所述导流管与磁流变抛光缎带的中心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84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升压DC-DC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结合平面密封和锥面密封的波纹管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