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检测用分层取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68713.6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8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9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东;晏井春;刘臣炜;杭小帅;邢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盐城高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29 | 代理人: | 陈民 |
地址: | 2100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检测 分层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土壤检测用取土装置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土壤检测用分层取土装置,包括取样结构、踩压板、伸缩结构、驱动结构、传动结构、导向结构和清理结构;用于取土的取样结构上设有用于调节取样深度的伸缩结构,进而便于通过伸缩结构调节取样结构距离踩压板之间的距离,便于快速的调节泥土的取样深度,进而便于对同一位置的不同深度的泥土进行取样;清理结构与取样结构之间滑动连接,进而便于通过传动结构驱动清理结构对取样结构中的侧壁的泥土初步的铲除,有效的防止取样结构的侧壁的泥土影响取样的准确性,然后通过清理结构将取样结构的内部的泥土完全清理,同时有效的防止泥土在清理结构上粘接,进而大大提高了泥土样本的采样效率及其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检测用取土装置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土壤检测用分层取土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土壤采样是指采集土壤样品的方法,然后对采集的土壤进行检测,然后根据采集的土壤数据及时的对土壤进行治理。
然而,在采集硬度较低的土壤时,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开挖的方式进行采集,开挖不同深度的泥土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取样管中,操作灵活性差,开挖过程中容易造成上层的泥土掉入底层,影响样本的采集质量,且不便于精确的、快速的对同一位置的不同的深度的土壤进行采样,开挖范围会较大,会破坏开挖附近的植被,且当泥土黏性较大时,容易粘接在开挖工具上,清理工具不够方便快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检测用分层取土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土壤检测用分层取土装置,包括取样结构、踩压板、伸缩结构、驱动结构、传动结构、导向结构和清理结构;用于分层取样的所述取样结构上设有用于调节取样深度的所述伸缩结构,所述伸缩结构与所述取样结构之间螺栓连接,且所述伸缩结构上设有所述踩压板;所述伸缩结构上设有两个所述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连接于所述取样结构上的所述传动结构,且所述传动结构与所述伸缩结构设于所述取样结构的同一端;所述传动结构连接于用于对所述取样结构进行清理的所述清理结构,且所述清理结构设于所述取样结构的内部;所述踩压板上设有用于对所述驱动结构进行导向的所述导向结构。
具体的,所述取样结构包括取土桶和顶板,所述伸缩结构与所述传动结构设于所述顶板的同一端,所述顶板背离所述伸缩结构的一端设有底端与侧壁不封口的环形结构的用于对泥土进行采样的所述取土桶,所述取土桶背离所述伸缩结构的一端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具体的,所述伸缩结构包括两个手柄、套筒、丝杆、第一滑杆和限位槽,所述第一滑杆设于所述顶板背离所述取土桶的一端,所述第一滑杆与所述顶板之间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滑杆上对称设有两个弧形结构的所述限位槽,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一滑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套筒与所述限位槽之间滑动连接,所述丝杆贯穿连接于所述套筒和所述第一滑杆,所述丝杆与所述套筒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一滑杆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套筒背离所述顶板的一端对称设有两个所述手柄,所述踩压板固定于所述套筒。
具体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两个收纳套、气管、压块、驱动板、转轴和第一复位弹簧,所述套筒上设有两个所述收纳套,所述压块与所述收纳套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压块与所述收纳套之间设有所述第一复位弹簧,所述气管固定于所述收纳套的侧壁,所述气管与所述收纳套与所述压块之间的容纳空腔导通,所述转轴贯穿连接于所述驱动板和所述套筒,所述驱动板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套筒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设于所述驱动板的三分之一处,所述驱动板与所述压块抵触,每个所述压块的底端设有一个所述驱动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87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